哥林多前书 第5章 概览

  • 5:1 风闻在你们中间有淫乱的事。这样的淫乱连外邦人中也没有,就是有人收了他的继母。
  • 5:2 你们还是自高自大,并不哀痛,把行这事的人从你们中间赶出去。

哥林多人正当傲慢自大,夸耀自己已达到了完全的境界时,保罗却给他们指出了他们所有的一些严重,且足以危害全体教会的毛病,尤其是淫乱的事情。从这些毛病看来,可知哥林多人离完全理想的境地还远的很,并没有自夸的余地。第1节开始的非常突然,全没有承上启下的词句,这大概是因为保罗的心情非常激动的原故,因为保罗在获得了哥林多人在道德方面的状况后,他的心所受的打击实在是太大了。哥林多城道德的堕落原是尽人皆知的事,但是最令他痛心疾首的,是信友中居然发生了一件大乱伦的婚姻案件:即是一个哥林多的信友,或者他在教会内还是一个有相当权势的人,竟和“继母”过着同居的生活。像这样的罪过不只是淫乱的罪过,而且也是不孝的大罪(利未记18:7、8,20:11)。像这样的乱伦罪行连教外人也深恶痛恨。罗马法明文严禁子与继母结婚。希腊人也是如此,至于我国更不用说,如遇有这种孽种,同族人必群起置之于死地。这人的父亲当时是否业已去世,经文没有提及,但很可能他已去了世,并且他的继母也许还不是个信友,因为保罗对她没有指摘一句。像这样的罪恶在教会内虽发生已久,哥林多人却没有什么反对的表示,这使保罗不能不更伤心悲痛。

  • 5:3 我身子虽不在你们那里,心却在你们那里,好像我亲自与你们同在,已经判断了行这事的人。
  • 5:4 就是你们聚会的时候,我的心也同在。奉我们主耶稣的名,并用我们主耶稣的权能,
  • 5:5 要把这样的人交给撒但,败坏他的肉体,使他的灵魂在主耶稣的日子可以得救。

保罗当时身虽不在哥林多,但因他所充满的圣灵的德能,却常与信友们在一起,所以他在此遂以圣灵所赋与他的这种德能,对那犯了乱伦之罪的人施行了裁判。使徒劝信友先共聚一堂。并以为他也在他们中间,然后共同因主耶稣之名判决这犯乱伦罪的人。教会执行裁判权的记载,在新约内这里还是初见。这裁判权是耶稣亲自授与教会的,且是耶稣自己藉教会来施行裁判(马太福音18:18-20),并且判决的定案也是由他取得效力。“要把这样的人交给撒但”一句(提摩太前书1:20),指的是什么罚,决不是指这人该下地狱,而是指开除教藉的绝罚(即赶出教会,见5:13)。受这种惩罚的人已不能在充满恩典的教会内生活,撒但在他身上又从新获得了主权。教会使用这种惩罚的用意,并不是使他失去了得救的希望,而只是把他“交给撒但,败坏他的肉体”,即谓撒但能对这人的本性生命施行他的权力,以疾病灾害来磨难他,甚至使他死亡(约伯记7:12,2:6等处)。可是教会施行弃绝罚的最后目的,还是企图罪人的灵魂终于得救。由此看来,教会使用弃绝罚有两种目的:一、是为使教会信众与不良分子隔离;二、是使不良分子终于能自知悔改。

  • 5:6 你们这自夸是不好的。岂不知一点面酵能使全团发起来吗?
  • 5:7 你们既是无酵的面,应当把旧酵除净,好使你们成为新团;因为我们逾越节的羔羊基督已经被杀献祭了。
  • 5:8 所以,我们守这节不可用旧酵,也不可用恶毒(或译:阴毒)、邪恶的酵,只用诚实真正的无酵饼。

由上段看来,哥林多人不但毫无自豪的理由,并且应当知道,他们整个团体因这人的乱伦重罪已经受了恶化的影响。若果一个教会团体对这样的罪人过于宽大,任其存在教会内,那么整个团体就要分担他们的罪恶。为说明这一点,保罗遂以庆祝逾越节的意义来作一比较(加拉太书5:9)。在逾越节一连八日内,犹太人的家中谁也不得存有有酵的东西,不然全家就算不洁(出埃及记12:15;申命记16:4)。“酵”在逾越节期间,为犹太人看作不洁之物,因此保罗拿来当作“罪恶”的标记。就如“一点面酵能使全团发起来”,同样罪恶也能影响整个教友团体,为此教友团体当远离一切罪恶。犹太人举行逾越节,原是为纪念上帝从埃及为奴之地救出他们来的那段史事。他们由埃及得救乃是基督由罪恶的奴役中将人类救出的预像。此外,这一比较在此还有一种更深的意义:即是基督为救赎人类,曾把自己当作逾越节羔羊献给了上帝圣父(约翰福音18:28;希伯来书9:28,10:10、14),所以如今教友过逾越节,不但是为记念自己的得救,而更是为记念耶稣的圣死(由此看来,早在使徒时代,举行逾越节就含有这种意义。按情形看来,当时仍是在尼散月十四日举行此节)。因为基督在十字架上一次而为永远把自己奉献给了圣父,完成了永远的救赎事业,所以教友事实上是常在过逾越节。为此金口圣约翰说:“自从上帝子把我们从死亡中救出来那一时刻起,每一时每一刻为信友都是节庆的时刻”。信友既然常是在逾越节期中。所以信友一生该从自己的生活中清除一切“酵”,即罪恶,成为一个名实相符的“无酵饼”,成为一个“新造的人”(哥林多后书5:17:以弗所书4:23、24;歌罗西书3:9、10)。教会是圣洁的(1:2,6:11),那么教友自当度一脱离罪恶而与圣召相称的“纯洁和真诚”的生活(约翰福音3:21)。

上图:耶路撒冷超市里的无酵饼。用于逾越节的无酵饼原料只能使用小麦、斯佩尔特小麦、大麦、黑麦、燕麦的面粉和水,不能含酵。
上图:耶路撒冷超市里的无酵饼。用于逾越节的无酵饼原料只能使用小麦、斯佩尔特小麦、大麦、黑麦、燕麦的面粉和水,不能含酵。

上图:无酵节期间的耶路撒冷超市,所有发酵食物(Chametz,חמץ)都已被挡住。这些食物已经通过一位拉比签订合同,卖给了一位非犹太人,预付款1美元。但这些食物并没有离开超市,只是被挡住了,逾越节以后,超市还会以原价买回来。根据犹太宗教法典《哈拉卡 Halakha》,泡打粉(Baking Powder)和苏打粉(Baking Soda)不算酵,因为它们是通过化学反应、而不是生物发酵使食物膨松。
上图:无酵节期间的耶路撒冷超市,所有发酵食物(Chametz,חמץ)都已被挡住。这些食物已经通过一位拉比签订合同,卖给了一位非犹太人,预付款1美元。但这些食物并没有离开超市,只是被挡住了,逾越节以后,超市还会以原价买回来。根据犹太宗教法典《哈拉卡 Halakha》,泡打粉(Baking Powder)和苏打粉(Baking Soda)不算酵,因为它们是通过化学反应、而不是生物发酵使食物膨松。

  • 5:9 我先前写信给你们说,不可与淫乱的人相交。
  • 5:10 此话不是指这世上一概行淫乱的,或贪婪的,勒索的,或拜偶像的;若是这样,你们除非离开世界方可。
  • 5:11 但如今我写信给你们说,若有称为弟兄是行淫乱的,或贪婪的,或拜偶像的,或辱骂的,或醉酒的,或勒索的,这样的人不可与他相交,就是与他吃饭都不可。
  • 5:12 因为审判教外的人与我何干?教内的人岂不是你们审判的吗?
  • 5:13 至于外人有上帝审判他们。你们应当把那恶人从你们中间赶出去。

保罗以前曾给哥林多人去信(这信已遗失)。劝他们要避免和公开的罪人来往,但他不是说要避免和一切教外的罪人来往,这是不可能的事。因为在初奉教的人中,有不少的奴隶当事奉外教的主人(7:21、22),并且还有不少是和教外人成婚的(7:13、14);此外在社会上也不得不与教外人往来,因为教友们不能不在世间生活,但是教友们该警惕的,是不应依世俗的精神而生活(约翰福音17:11,15:19)。可是教友们在自己的团体中,应当常保持圣德。为此,如果一个“弟兄”,仍沉溺于世俗恶习之中,虽然领过洗,也应当令其与教会团体隔离(帖撒罗尼迦后书3:14;马太福音18:17),不许和他们聚会(11:20、21)。也不许接受他们的邀请。使徒在这里所列举的几种公开的罪恶,都是在哥林多教会内盛行的罪恶(6:1-10)。至于在所提的罪恶中,竟也有“拜偶像的”一项,这原毫不足奇,因为在新奉教人中,事实上敬拜偶像的危险常常存在(10:7、14、21)。对于教会以外的人士,好坏自有上帝去审判;可是对于身为信友的人,基督已将审判权交给了自己的教会,应由教会去执行裁判(马太福音18:15-18)。最后,保罗重申前令,应将那犯乱伦之罪的人公开感触教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