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18日

聖靈降臨後第十主日禮拜一


晚 禱

主領用以下聖經選句,或以下面的啟應文「求主幫助我們開口」開始禮拜:

願恩惠平安,從上帝我們的父,並主耶穌基督,歸與你們。(腓 1:2)

此時可讀以下之認罪文;或由「求主幫助我們開口」繼續進行禮拜:

認罪文

主領向會眾說:

親愛的主內弟兄姐妹,現在我們在全能的上帝面前,要安靜跪下,用謙卑和順從的心,承認我們的罪,這樣我們才能因主無窮的良善和恩慈,得蒙赦免。

或:

讓我們承認我們得罪了上帝和我們的鄰舍。

此時可靜默片刻。

主領與會眾跪下,同讀。

最慈悲的上帝,
我們承認自己
在該做未做、不該做反去做的事上,
思想、言語、和行為
都得罪了祢;
我們沒有全心愛主;
也沒有愛鄰舍如同自己。
我們真心傷痛,謙卑悔改,
求主因祢的聖子耶穌基督,
憐憫我們,饒恕我們,
叫我們樂意遵循祢的旨意,
行主的聖道,
歸榮耀與主的聖名。阿們。

會長起立,說:

願全能的上帝憐憫你們我們,藉著我們的主耶穌基督,饒恕你們我們所有的罪,增強你們我們行善的力量,並以聖靈的大能,保守你們我們常享永生。阿們。

會吏或信徒用以上之赦罪文時,依然跪著,以「我們」代替「你們」。

邀請及詩篇

全體站立。

主領:求主幫助我們開口。
會眾:我們就讚美主。

主領與會眾同讀。

但願榮耀歸於父、子、聖靈:起初這樣,現在這樣,將來也這樣,永無窮盡。阿們。

哈利路亞。

此後,讀或唱以下邀請詩篇。

可用節期選句,與邀請詩篇同讀或唱。

恩光頌

恩慈之光,
天上永生聖父純潔燦爛輝煌,
耶穌基督,神聖當頌揚,

現在,夕陽西沉,
我們眼見暮色蒼茫,
上帝:父、子、聖靈,我們向祢讚美歌唱,

無論何時,我們都當向祢歡聲讚揚,
上帝聖父,生命之主,
普天之下享榮光。

此後繼續 :

詩篇一〇六B

他們在何烈山造了牛犢,
*叩拜鑄成的像,

將他們榮耀的主
*換為吃草之牛的像,

忘了上帝──他們的救主,
*就是曾在埃及行大事,

在含地行奇事,
*在紅海行可畏之事的那位。

因此,他說要滅絕他們;
若非他所揀選的摩西
在他面前站在破裂之處,
*使他的憤怒轉消,
 恐怕他就滅絕他們了。

他們又藐視那美地,
*不信他的話,

在自己帳棚內發怨言,
*不聽耶和華的聲音。

所以他向他們起誓,
*必叫他們倒在曠野,

叫他們的後裔倒在列國之中,
*分散在各地。

他們又與巴力‧毗珥連合,
*吃了祭死人的物。

他們這樣行,惹耶和華發怒,
*就有瘟疫流行在他們中間。

那時,非尼哈起而干預,
*瘟疫這才止息。

那就算他為義,
*世世代代,直到永遠。

他們在米利巴水又惹耶和華發怒,
*甚至摩西也因他們的緣故受虧損,

是因他們觸怒了他的靈,
*摩西就用嘴說了急躁的話。

他們不照耶和華所吩咐的
*滅絕外邦人,

反倒與列國相交,
*學習他們的行為,

事奉他們的偶像,
*這就成了自己的圈套。

他們把自己的兒女
*祭祀鬼魔,

流無辜人的血,
就是自己兒女的血,
*用他們祭祀迦南的偶像,
 那地就被血玷污了。

這樣,他們被自己所做的玷污了,
*在行為上犯了淫亂。

耶和華的怒氣向他的百姓發作,
*他憎惡自己的產業,

將他們交在外邦人手裏,
*恨他們的人就轄制他們。

他們的仇敵欺壓他們,
*他們伏在敵人手下。

他屢次搭救他們,
他們卻圖謀悖逆,
*就因自己的罪孽降為卑下。

然而,他聽見他們哀告的時候,
*就眷顧他們的急難,

為了他們,他記念自己的約,
*照他豐盛的慈愛改變心意,

使他們在凡擄掠他們的人面前
*蒙憐憫。

耶和華──我們的上帝啊,求你拯救我們,
從列國中召集我們,
*我們好頌揚你的聖名,
 以讚美你為誇勝。

耶和華──以色列的上帝是應當稱頌的,
從亙古直到永遠。
*願全體百姓都說:「阿們!」
 哈利路亞!

詩篇讀畢,唱或讀:

但願榮耀歸於父、子、聖靈:
*起初這樣,現在這樣,將來也這樣,永無窮盡。阿們。

第一篇經課載在士師記
17:1-13

和合本和修本

以法蓮山地有一個人名叫米迦。他對母親說:「你那一千一百舍客勒銀子被人拿去,你因此咒詛,並且告訴了我。看哪,這銀子在我這裏,是我拿去了。」他母親說:「我兒啊,願耶和華賜福與你!」米迦就把這一千一百舍客勒銀子還他母親。他母親說:「我分出這銀子來為你獻給耶和華,好雕刻一個像,鑄成一個像。現在我還是交給你。」米迦將銀子還他母親,他母親將二百舍客勒銀子交給銀匠,雕刻一個像,鑄成一個像,安置在米迦的屋內。這米迦有了神堂,又製造以弗得和家中的神像,分派他一個兒子作祭司。那時以色列中沒有王,各人任意而行。

猶大的伯利恆有一個少年人,是猶大族的利未人,他在那裏寄居。這人離開猶大的伯利恆城,要找一個可住的地方。行路的時候,到了以法蓮山地,走到米迦的家。米迦問他說:「你從哪裏來?」他回答說:「從猶大的伯利恆來。我是利未人,要找一個可住的地方。」米迦說:「你可以住在我這裏,我以你為父、為祭司。我每年給你十舍客勒銀子,一套衣服和度日的食物。」利未人就進了他的家。利未人情願與那人同住;那人看這少年人如自己的兒子一樣。米迦分派這少年的利未人作祭司,他就住在米迦的家裏。米迦說:「現在我知道耶和華必賜福與我,因我有一個利未人作祭司。」

以法蓮山區有一個人,名叫米迦。他對母親說:「你的一千一百塊銀子被人拿走了,為此你發咒起誓,也說給我聽。看哪,銀子在我這裏,是我拿的。」他母親說:「願我兒蒙耶和華賜福!」米迦把這一千一百塊銀子還他母親。他母親說:「我把這銀子分別為聖,親手獻給耶和華,為我兒子造一尊雕刻的像,以及一尊鑄成的像。現在我把銀子交給你。」米迦把銀子還他母親,他母親把二百塊銀子交給銀匠,去造一尊雕刻的像,以及一尊鑄成的像,安置在米迦的房子裏。米迦這個人有了神堂,又造了以弗得和家中的神像,派他的一個兒子作祭司。那時,以色列中沒有王,各人照自己眼中看為對的去做。

猶大的伯利恆有一個年輕人,是猶大族的人。他是利未人,寄居在那裏。這人離開猶大的伯利恆城,要找一個可住的地方。他來到以法蓮山區米迦的家,還要往前走。米迦對他說:「你從哪裏來?」他說:「我從猶大的伯利恆來。我是利未人,要找一個可住的地方。」米迦說:「你就住在我這裏吧!我以你為父為祭司,每年給你十塊銀子和一套衣服,以及生活所需的食物。」利未人就來了。利未人願意和這人同住;他待這年輕人如自己的兒子一樣。米迦授這年輕的利未人祭司的職任,他就住在米迦的家裏。米迦說:「現在我知道耶和華必恩待我,因為我有利未人作我的祭司。」

啟:這是上主的道。
應:感謝上帝。

摩西頌
出 15:1-6, 11-13, 17-18

我要向主歌唱,因祂大大戰勝;
*將馬和騎馬的投在海中。
主是我的力量,我的避難所;
*也成了我的拯救。
這是我的上帝,我要讚美祂,
*是我百姓的上帝,我要尊崇祂。
主是大力的戰士;
*祂的名是耶和華。
法老的車輛、軍兵,主已拋在海中;
*他特選的軍長,都沉於紅海。
深水淹沒他們;
*他們如同石頭墜到深處。
主啊,祢的右手施展能力,顯出榮耀;
*主啊,祢的右手摔碎仇敵。
主啊,眾神之中誰能像祢?
*誰能像祢同,至聖至榮,可頌可畏,施行奇事?
祢伸出右手;
*地便吞滅他們。
祢憑慈愛,領了祢所贖的百姓;
*祢憑能力,引他們到了祢的聖所。
祢要將他們領進去,
*栽於祢產業的山上。
主啊,就是祢為自己所造的住處,
*主阿,就是祢所建立的聖所。
主必作王,
*直到永永遠遠!

但願榮耀歸於父、子、聖靈:
*起初這樣,現在這樣,將來也這樣,永無窮盡。阿們。

第二篇經課載在馬可福音
11:12-26

和合本和修本

第二天,他們從伯大尼出來,耶穌餓了。遠遠地看見一棵無花果樹,樹上有葉子,就往那裏去,或者在樹上可以找著甚麼。到了樹下,竟找不著甚麼,不過有葉子,因為不是收無花果的時候。耶穌就對樹說:「從今以後,永沒有人吃你的果子。」他的門徒也聽見了。

他們來到耶路撒冷。耶穌進入聖殿,趕出殿裏做買賣的人,推倒兌換銀錢之人的桌子和賣鴿子之人的凳子;也不許人拿著器具從殿裏經過;便教訓他們說:「經上不是記著說:

我的殿必稱為萬國禱告的殿嗎?
你們倒使它 成為賊窩了。」

祭司長和文士聽見這話,就想法子要除滅耶穌,卻又怕他,因為眾人都希奇他的教訓。每天晚上,耶穌出城去。

早晨,他們從那裏經過,看見無花果樹連根都枯乾了。彼得想起耶穌的話來,就對他說:「拉比,請看!你所咒詛的無花果樹已經枯乾了。」耶穌回答說:「你們當信服上帝。我實在告訴你們,無論何人對這座山說:『你挪開此地,投在海裏!』他若心裏不疑惑,只信他所說的必成,就必給他成了。所以我告訴你們,凡你們禱告祈求的,無論是甚麼,只要信是得著的,就必得著。你們站著禱告的時候,若想起有人得罪你們,就當饒恕他,好叫你們在天上的父也饒恕你們的過犯。你們若不饒恕人,你們在天上的父也不饒恕你們的過犯。 」

第二天,他們從伯大尼出來,耶穌餓了。他遠遠地看見一棵無花果樹,樹上有葉子,就過去,看是不是在樹上可以找到甚麼。他到了樹下,竟找不到甚麼,只有葉子,因為不是無花果的季節。耶穌就對樹說:「從今以後,永沒有人吃你的果子。」他的門徒都聽到了。

他們來到耶路撒冷。耶穌一進聖殿,就趕出在聖殿裏做買賣的人,推倒兌換銀錢之人的桌子和賣鴿子之人的凳子;也不許人拿著器具從聖殿裏經過。他教導他們說:「經上不是記著:

『我的殿要稱為萬國禱告的殿嗎?
你們倒使它成為賊窩了。』」

祭司長和文士聽見這話,就想法子要除掉耶穌,卻又怕他,因為眾人都對他的教導感到驚奇。每天晚上,他們都到城外去。

早晨,他們從那裏經過,看見無花果樹連根都枯乾了。彼得想起耶穌的話來,就對他說:「拉比,你看!你所詛咒的無花果樹已經枯乾了。」耶穌回答:「你們對上帝要有信心。我實在告訴你們,無論何人對這座山說:『離開此地,投在海裏!』他心裏若不疑惑,只信所說的必成,就為他實現。所以我告訴你們,凡你們禱告祈求的,無論是甚麼,只要信你們已經得著了,就為你們實現。你們站著禱告的時候,若想起有人得罪你們,就該饒恕他,好讓你們在天上的父也饒恕你們的過犯。」

啟:這是上主的道。
應:感謝上帝。

西面頌
路 2:29-32

主阿!如今可以照主的話,
*釋放僕人安然去世;
因為我的眼睛已經看見主的救恩,
*就是主在萬民面前所預備的;
是照亮外邦人的光,
*又是主民以色列的榮耀。

但願榮耀歸於父、子、聖靈:
*起初這樣,現在這樣,將來也這樣,永無窮盡。阿們。

使徒信經

主領與會眾站立,同讀:

我信上帝,全能的父,
 是創造天地的主。
我信我主耶穌基督,是上帝的獨生子。
 因聖靈感孕,
  為童貞女馬利亞所生。
 在本丟彼拉多手下受難,
  釘在十字架上,受死,埋葬。
 降在陰間,
 第三天復活。
 升天,
  坐在聖父的右邊,
 將來必再降臨審判活人死人。
我信聖靈,
 我信聖而公之教會,
 我信聖徒相通,
 我信罪得赦免,
 我信身體復活,
  我信永生。阿們。

祈禱

會眾站立或跪下

啟:願主與你們同在。
應:願主也與你同在。
啟:我們要禱告。

主領與會眾同讀:

我們在天上的父
 願祢的名被尊為聖,
 願祢的國降臨,
 願祢的旨意行在地上,
  如同行在天上。
我們日用的飲食,今天賜給我們。
饒恕我們的罪,
 如同我們饒恕
  得罪我們的人。
不叫我們遇見試探,
 拯救我們脫離凶惡。
因為國度,權柄,榮耀,
 都是祢的,
 從現在直到永遠。阿們。

此後選用以下之啟應文一組:

第一組第二組

啟:主啊,求祢叫我們看見祢的憐憫,

應:求祢施恩拯救我們。

啟:求主叫祢的僕人都披上公義,

應:叫祢的子民都歡樂歌唱。

啟:主啊,求祢賜平安給全世界,

應:因為我們只有在祢裡面,才能平安度日。

啟:主啊,求祢眷顧我們的國家,

應:引導我們走真理和正義的道路。

啟:求主叫世人都明白祢的聖道;

應:叫萬民都認識祢的救恩。

啟:主啊,求祢不忘記貧困的人;

應:叫困苦人的指望不至落空。

啟:上帝啊,求祢為我們造清潔的心;

應:求祢的聖靈扶持我們。

啟:求主使今夜聖潔、美善和安详,

應:主啊,我們懇求祢。

啟:求主的聖天使引導我們走平安和善意的道路,

應:主啊,我們懇求祢。

啟:求主使我們的罪惡和過犯,得著寬恕和赦免,

應:主啊,我們懇求祢。

啟:求主使祢的教會和全世界得享平安,

應:主啊,我們懇求祢。

啟:求主使我們在信靠和敬畏主中離世,在基督大審判的寶座前不被定罪,

應:主啊,我們懇求祢。

啟:求主使我們藉著祢的聖靈,在眾聖徒的相通裹,聯成一體,並把彼此和我們整體的生命,託付基督,

應:主啊,我們懇求祢。

本日祝文(合時儀文十五)

全能的上帝,祢已使祢的獨生聖子,為我們作了贖罪祭,又為我們留下聖善生活的榜樣:求主施恩,使我們常存感恩的心,來領受祂救贖大功的成果,又能每天跟隨祂至聖生活的腳蹤;這都是靠著我們的主耶穌基督,聖子和聖父、聖靈,一同永生,一同掌權,惟一上帝,永世無盡。阿們。

求安祝文

至聖的上帝,一切美善的心願、正直的判斷、正義的作為都是從主而來:求主將世界所不能給的平安,賜與祢眾僕人,使我們可以專心遵行祢的旨意;又拯救我們脫離仇敵,可以在平安寧靜中生活;這都是靠著我們的主耶穌基督的憐憫。阿們。

教會使命禱文

萬有的聖父上帝啊,諸天都頌揚祢:願全地都敬拜祢,萬國都順服祢,萬口都承認祢、稱頌祢,各處的人都在平安裡敬愛祢,服事祢;這都是靠著我們的主耶穌基督,阿們。

此時可唱聖詩或聖頌一首。

亦可續讀被認可之代禱文及感謝文。

早禱結束前,可用以下之禱文二則,或選用一則。

總謝文

主領與會眾同讀:

全能的上帝,賜萬恩的父,
我們這些不配的僕人,謙卑感謝主,
因為祢賜恩惠、仁慈與我們,也賜與萬人。
讚美主,
因為祢創造我們,保護我們,
並將今世各樣的福,賜與我們。
讚美主,
因為祢將無窮的仁愛,
藉著我們的主耶穌基督,救贖世人;
又將受恩的道,賜與我們,
叫我們指望後來的榮耀。
伏求主,
使我們真能思念祢的恩惠,
誠心感謝讚美主,
又叫我們不但口裡頌揚祢的聖德,
也在行為上彰顯出來,將自己獻與主,
終身在祢面前,用聖潔、公義事奉主;
但願尊貴榮耀,歸與父、子、聖靈,
永世無盡。阿們。

求應允禱文
(聖屈梭多模禱文)

全能的上帝,賜恩典與我們,使我們在這時候同心禱告;主曾經藉著愛子耶穌基督應許我們,若有兩三個人奉主的名聚集禱告,主必在他們中間:現在我們所願所求的,若是與我們有益,伏求主允准;叫我們今世明白主的真道,來世得享永生。阿們。

此後可說:

啟:我們要讚美主。
應:感謝上帝。

主領可用以下經節,結束禮拜:

願主耶穌基督的恩惠,上帝的慈愛,聖靈的感動,常與我們眾同在。阿們。(林後 1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