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会年历中,以时日而论,有两种不同类型的节令。一为固定时日的,简称“定节”,如圣诞日一定是12月25日,显现日一定是1月6日,各使徒的纪念日亦是固定的。一为无定期的,简称“动节” ,最显著的是复活节和复活有关的大齐、升天、圣灵降临节等,每年有不同的时日。复活日有时在3月下旬,有时在4月初,亦有在4 月下旬的。因此有人要问:为什么教会年历的安排有此复杂情况?为什么不一律采取固定的办法?又教会用什么方法来逐年安排无定期各节令?
教会节令很多,每一个定节或动节均有其曲折发展的经过,不是一篇短短文字所能细述核切的。为了复活日是许多其它动节的核心,它们都依此为转移,故本文即以复活节为讨论范围,用收举一反三之效。
我们首先要指出教会年历是由阴阳历交织而成的。基督教发源于犹太国,犹太人一直是用的阴历制,圣经上所记载的日期,都是以这个历制计算的,所以到今天我们教会年历中还包含着这一种成份。但是主耶稣降生时,正是罗马国开始用阳历制的时候,这个历制是该撒尤利乌斯Julius Caesar于主前46年做罗马皇帝时所修正颁布的,历史上称之谓“尤利乌斯历书”,也就是我们现在所用的阳历的主要依据。当基督教于第一世纪向罗马各地发展,而教会的中心亦由耶路撒冷移至安提阿、以弗所、亚力山大、罗马等地,其采用阳历制来排列教会节令,是势所必然的事,故教会年历中的阳历制成份是相当多的。一般说,凡开始以阳历设立的节令,都属于固定性的,凡以阳历来核算阴历的节令,均为无定期的。主耶稣的受难和复活,显然和犹太教的逾越节有分不开的关系,而逾越节是一个阴历节令,所以在核成阳历时就有了时日上的差别。
救主复活日是教会最先遵守的节令,根据所能查考的古籍,主后115年萨斯都斯一世Xystus任罗马主教时,已有守复活节的记录。古以弗所教会声称复活节是使徒圣约翰在该处传道时亲自交代下来的。不过古教会为了复活日期问题,曾起过许多争论。原来小亚细亚各处教会将犹太教逾越节的第一日即亚笔或称尼散月的确4日,不论是主日或非主日,定为复活日。后来教会史上称他们为“14日派”Quarto-Decimans。但西方以罗马为首的教会,相信主耶稣是在主日上(7日的第三者日)复活的,规定逾越节后的主日为复活日。主后158年极负声望的士每拿主教波里卡普Polycarp特地去罗马访晤阿尼西德斯Anicetus主教,协商一个统一东西方教会的复活节日期,他们的会谈并无什么效果,但是在融洽的气氛和相互尊重的精神下,波里卡普遵照了罗马规矩施行复活节圣餐,而阿尼西德斯亦允准在罗马寄居的小亚细亚基督徒遵照东方教会办法守复活节,两人还欢然而别。但主后190年,复活节日期问题又告紧张起来,罗马主教维克多Victor号召巴勒士丁、本都、希腊、高(即今日之德、法两国)以及其他各地教会举行会议,表示态度。这些教会均愿意接受西方日期,助长了罗马的权威。惟有以弗所主教波立克莱底斯Polycrates不肯顺服,坚持遵守其原有的东方日期。维克多自以为罗马主教之权高于其它一切主教,乃将波立克莱底斯和其随从者予以革教处分,虽有像法国里昂主教伊里纽Irenaeus of Lyons等人反对这高压手段,然罗马方面执行其威权,不予让步。此后又有若干地方性的教会议会如主后314年的阿尔斯议会Council of Arles(在法国南部)均主张全教会应有统一的复活节期,而趋向用主日日期者愈来愈多。主后325年举行公教会第一次大议会于尼吉亚Council of Nicea(即规定尼吉亚信经的议会)规定主日为复活日,判那些“14日派”为异端,并授权亚力山大教会逐年决定复活节日期,先期通知各处教会,以资一律。于是200年来所争端的问题得告解决。
今日各教会通用的复活日计算法,就是亚力山大教会所传下来的。一般圣公会公祷书里均载明这种方法,如灌输教区公祷文后面“讲习公祷文之定章”部份第31页上云:“复活日在3月21日后月望后之主日,月圆若适在主日,则以下次主日为复活节,但注意,此表例所依之月圆,非真天象之月圆,乃古教会之推算为阴历14日。”这阴历14日一般是逾越节月的14日,有时因阴历的闰月关系等也会发生例外的。再从第37、38页来看,最早的复活日可以在3月22日,最迟的可以在4月25日,在这二端之中,任何日子,只要是主日,得事实上为复活日。事实上这二个极端日子是难得逢到的。举例来说,3月22日的复活日,在18世纪中只有1761年一次,19世纪中只有1818年一次。20与21世纪的200年中,一次亦没有。至于4月25日的复活日,在19世纪中只有1886年一次,20世纪中只有1943年一次。
上编写的复活日推算法,其主要关键有二个:一为定主日为复活节,一为逾越节和主耶稣钉十字架日的关系,兹分述之如下。
(一)定主日为复活日的根据。主耶稣在七日的第一日,就是主日上复活,那是没有问题的。四福音书所记载的事迹都相互附合,证实此点。“七日的头一日,抹大拉的马利亚和那个马利亚来看坟墓,忽然地大震动,有主的天使从天上下来,把石头辊开,坐在上面。天使对妇女说“钉十字架的耶稣已经复活,快去告诉他的门徒。”(简录太28:1-7)
按犹太人是守安息日的(礼拜六),主耶稣和他的门徒也是经常在安息日上进会堂礼拜的。但是到圣保罗时代,我们看出基督徒已开始守主日为礼拜的日子。(徒20:7,哥前16:2)除掉因为这是主耶稣复活的日子以外,我们找不出其它理由来说明这更改的经过。使徒圣约翰晚年将这日子称作“主日”(启1:10)一定也是这个道理。许多古教会史都证明教会自使徒时代起一直在主日上守礼拜,为的是纪念主耶稣的复活。
同时我们也能肯定主耶稣的受难日为礼拜五,因为他自己多次预言人子必须受长老、祭司长、文士许多的苦,并且被杀,第三日复活。(太16:21等经段)使徒传道时亦再三说明主耶稣是死后第三日复活的。(徒10:40,哥前15:4等经段)犹太人计日的方法,一件事发生的日子,就是第一天,依此类推,主日为第三天。
(二)逾越节和主耶稣钉十架日的关系。主耶稣的被钉十架是在逾越节日还是在逾越节前一日,圣经记载,不甚明确。各学者见解亦不一致,所以引起了若干不愉快的争论。前三福音似乎说成是逾越节日。(可14:12、17等)第四福音好像是指着节前的一天。(约13:1)以犹太教例而言,逾越节是一个大节期,不容任何人或任何事予以污秽的,正和安息日上下做任何工作,有同样的严肃性,所以逾越节上要钉死一个人,其可能性较小,节前一天的可能性较大,但是仇恨到了疯狂的时候,什么事都会干,主耶稣亦可能在逾越节日上被钉的。
本文前已谈及犹太历是一个阴历制。圣经上许多处规定亚笔月14日为逾越节的开始,纪念上帝在该日领以色列人出埃及。亚为一年的第一个月,故称正月。以色列人从巴比伦 国后又改称尼散月,迄今犹太人仍用此名。(查考出12:1-36,利23:5-14,民9:2、3,申16:1,结45:21,尼2:1,斯3:7等)节日是在14日晚上6时开始的,到15日晚上6时前,还是节日的第一天,关于这一点颇值得注意,因为犹太人计算一天要跨着我们的二个日期。主耶稣和门徒末次进食,是正式的逾越节筵席,还是节前预备聚餐,这个问题,也就是受难日问题,如果一个得到解决,另一个势必迎刃而解。我们姑置这一天的差别于不论。
我们知道犹太历正月乃是阳历的3至4月,我们也知道逾越节的开始正是月望的当口,我们还知道逾越节从来不早于阳历3月26日,或迟于4月25日。在核算阴阳历的时候,乃定下这个规律:就是3月21日春分节后月望后的主日为复活日,若月圆适逢主日,则复活日移后一主日。所谓月圆乃是犹太历的14日。照这方法推算,犹太教的逾越节在通常情况下,总是在我们的圣礼拜内,而我们的复活日不致和逾越节同日相遇。但是为了阴阳历制基本上的不同,还有闰月等的关系,一旦定下规律,难免不有例外。本世纪中就有4次复活日和逾越节相遇于同日,即1903年的4月12日,1923年的4月1日,1927年的4月17日和1981年的4月19日。
1928年夏英国国会下议院通过一条例,简化计算复活节日期的方法,所建议的日子为4月份第2个星期六后面的主日,如果各教会不强烈的反对,当于1930年4月直实行。待至1929年杪,英国各教会不能作出决定,罗马教皇亦认为没有任何理由来更改原有的办法,因此这计划没有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