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加福音 第1章 概览

  • 1:1-2 提阿非罗大人哪,有好些人提笔作书,述说在我们中间所成就的事,是照传道的人从起初亲眼看见又传给我们的。
  • 1:3 这些事我既从起头都详细考察了,就定意要按着次序写给你,
  • 1:4 使你知道所学之道都是确实的。

新约的作者中只有路在书前冠以“序言”,注明全书(似乎连他的使徒行传也包括在内)献给何人,并注明作书的动机、目的和书中的内容,以及搜集资料和编纂的方法。由序言可知路加是个文人,随从当时希腊作家的风气,于书前冠以序言。旧约中有两部书也有类似的序言:即玛咔比传下卷和便西拉智训,他们这个作风也是受了希腊文化的影响。1-4节按原文仅是一个复合句,希腊的修辞造句很优美,是作者的精心结构,可见路加对文学的造诣很深。今将此序言略解释如下:路说:在他以前“有好些人”将耶稣的行实和道理著之于书,那些著述与现今的福音书相似。那些作者是使徒们的门徒,或者是使徒的听众,或者是那些听过和亲眼见过耶稣的人所讲的。路加认识这些著述,在这些著述中,他另外常引用了马可福音。那些作者本不是耶稣言行的见证人,因此路加也敢编纂这样的传记,而且他希望因自己的苦心访查,著一部更完全,次第更好的传记,超过他以前的人。这传记的资料是那些“在我们中间所成就的事”,即连他当时的事迹也包括在内。在引言中已证明这“序言”也是为使徒行传写的序言,因此“事”二字包括“耶稣开头一切所行所教训的”一切(使徒行传1:1),并且也包括耶稣所派的使徒因圣灵的德能“直到地极”所行的一切(使徒行传1:8)。路加福音所论的是耶稣所行所教的,使徒行传所论的是使徒所行的一切。至于资料,不拘是路加自己或他以前的作者,都是取自使徒的传授,因为使徒是从起初“亲眼看见”的人,就是说:使徒从耶稣传教起就是他所行所言的见证人;且是“传道的人”,即被主派去传福音的人。“道”按原文有“言、行”二义,是指全福音,包括耶稣所讲的道理和所行的事迹,特别包括耶稣的死和荣耀的复活等事迹。路加对使徒所传授的道理,“从起头”就留心研究。“从起头”是说他把救赎史的开始:即前二章所述的史料,也探究了;但多数学者认为“从起头“是指路自己从归化开始已特别留心研究了所传授的道理。他长久研究了这些史料之后,就决意“按着次序”编一部福音的史书,是说在可能范围内尽力把耶稣的言行按着史事的前后次序叙述。应明白路加本来愿意照狭义史事的顺序给我们写一部福音书,但是这种意愿在一些部分上是做不到的,因为使徒口授时大抵不管史事的顺序,也不管史事发生的所在地。不过路的本心是尽量恢复史事原有的顺序。路的这部精心之作是献给一位名叫提阿非罗的大人。原文“大人:可以翻译为“钧座”、“尊长”或“高贵的”。这种荣衔在罗马帝国时代常加于高级的长官如总督、省长或其他爵位尊高的人(使徒行传23:26;26:25)。本书的提阿非罗是什么人,有什么爵位,不得而知;只能说:大概实有其人,也许古来的传说是不可厚非的。按此传说:提阿非罗是安提阿城极有权势的人,他听了彼得的道理,很为动心,就把自己的家献出作为圣堂。路加写福音时,提阿非罗似乎还没有受洗,但已经学习了耶稣的道理(4节)。路加将此书献给他,好藉此引他皈依正教。或者路加也按当时希腊作者的风气把书献给一位贵人,好让他把书推荐给读者;也或者提阿非罗出资帮助了这部书的传播。路加写了这部福音一定不仅是为提阿非罗,而且也是为学习基督真道的一般希腊读者。

  • 1:5 当犹太王希律的时候,亚比雅班里有一个祭司,名叫撒迦利亚;他妻子是亚伦的后人,名叫伊利莎白。

由5节至下章52节是所谓的“耶稣童年的福音”。马可福音是由耶稣传教开始,而路加福音与马太福音先叙述耶稣童年的事。但路加福音和马太福音这两种记述,区别很大,马太福音的重心是在证明耶稣是许久以来预许给选民的基督,而路加福音一开头就愿证明耶稣是全世界的救主,因耶稣的诞生对普救全世开了一个新的纪元。这段极美丽、有趣、雅致的史事,路加福音似乎直接或间接得自圣母马利亚的口授,因为只有她才能把耶稣童年的历史,告诉给人知道。应知此处的述事体例,是约翰的童年史与耶稣的童年史并列,如预报约翰诞生与预报耶稣诞生,论约翰诞生和邻人的喜庆与耶稣诞生和所有的喜庆相并列。

5节对约翰诞生所指的时期相当广泛,对耶稣诞生的时期也是这样(2:1;马太福音2:1)。希律于公元前四十年由罗马的元老院受封为王,但他自己必须开拓疆土,成立王国。公元前三十七年他占据圣城后,成立了王国,统治犹太(路加福音所指的犹太,不仅包括犹大省,而且也包括撒马利亚、加利利和比利亚一大部,几乎包括全巴勒斯坦),他作王直到公元前四年。撒迦利亚(意即“上主记起了”)和伊丽莎白(意即“我的上帝发了誓”)似乎全含有一种象征意义,是指到了上帝记起向列祖所誓许的那个时候。撒迦利亚是亚比雅班中的一位祭司。祭司团(耶稣时代祭司共约两万)古来共二十四班(即亚伦的两个儿子以利亚撒和以他玛所生二十个儿子的数目)。祭司的分班始于大卫(历代志上24:3-18;历代志下31:2)。二十四班之中仅四班由被掳之地回国。后由此四班再分为二十四班(以斯拉记2:36-39;尼希米记13:30),直到公元后七十年圣城毁灭,他们常在圣殿轮流行献祭的任务,每班七天,任务完了就回本家做自己的职业。富贵的祭司住在圣城,其他的住在乡间。本节内特指出伊丽莎白出于亚伦家族,原来祭司必须娶本族的女子为妻。由此可知约翰的父母都是亚伦的后代,而耶稣的双亲都是出于大卫的家族。

  • 1:6 他们二人在上帝面前都是义人,遵行主的一切诫命礼仪,没有可指摘的,
  • 1:7 只是没有孩子;因为伊利莎白不生育,两个人又年纪老迈了。

上边除了说二人出于高贵支派外,又说出他们道德的高尚:“二人是义人”,这是圣经中对那些严守律法分外热心的人极度的赞美。二人虽然虔诚,但没有儿子。上帝没有赏给他们那一般虔诚的以色列人所希望的现世的报酬(出埃及记23:26;申命记7:14)。伊丽莎白既是个不能生育的妇人(石女),按自然说,这家庭已绝了后,好像与未来基督的救恩断绝了关系。但是旧约中有许多不能生育的妇女(如撒拉:创世记16:1等,利百加:创世记25:21,拉结:创世记30:22,参孙的母亲:士师记13:2,撒母耳的母亲哈拿:撒母耳记上1-2章),上帝都曾显奇迹使她们生了儿子。上帝对伊丽莎白也是如此,先使她不能生育,然后显出神迹。

  • 1:8 撒迦利亚按班次在上帝面前供祭司的职分,
  • 1:9 照祭司的规矩掣签,得进主殿烧香。
  • 1:10 烧香的时候,众百姓在外面祷告。

上图:大希律扩建的第二圣殿的模型,位于耶路撒冷博物馆。
上图:大希律扩建的第二圣殿的模型,位于耶路撒冷博物馆。

路加福音先把圣殿的一幕揭开,作为救赎奥迹的发祥地。祭司每班在圣殿内奉职,是由律法所规定。但每位祭司最渴望的进圣所献香,是照古来习惯抽签指定。此次撒迦利亚抽中了。原来香祭每天两次,行于晨祭与晚祭之前。本处所记的大概是晚间的献香,并且是在安息日或大节日,因为有许多人民参加。撒迦利亚进了只准祭司进的圣所。在里面,他应把象征祈祷的新香放在祭坛上(诗篇141:2;希伯来书9:4;启示录3:4;5:8),放上香以后,跪伏在祭坛前,行片刻祈祷,同时站在外面的百姓与祭司一同祈祷,这时是最隆重的一刻(启示录8:1等)。在路加福音轻描淡写的一幕中,天使显现,宣布了一项为选民极其重要的喜讯。

  • 1:11 有主的使者站在香坛的右边,向他显现。
  • 1:12 撒迦利亚看见,就惊慌害怕。

上主的天使发显在香坛右边,那是安放大灯台的地方(出埃及记40:24;利未记16:34)。“右边”在本处和圣经其他处(马可福音16:5;马太福音25:33)指欢喜和幸福的地方。旧约中常有天使(主的使者)报告蒙选者诞生的事,此处亦同。撒迦利亚惊慌害怕起来,是说在受了超自然界的忽然显现所引起的害怕;以色列人常以为见了天使的人,必要死亡(士师记6:22;但以理书10:7等;以西结书1:28)。

  • 1:13 天使对他说:“撒迦利亚,不要害怕,因为你的祈祷已经被听见了。你的妻子伊利莎白要给你生一个儿子,你要给他起名叫约翰。
  • 1:14 你必欢喜快乐;有许多人因他出世,也必喜乐。
  • 1:15 他在主面前将要为大,淡酒浓酒都不喝,从母腹里就被圣灵充满了。
  • 1:16 他要使许多以色列人回转,归于主他们的上帝。
  • 1:17 他必有以利亚的心志能力,行在主的前面,叫为父的心转向儿女,叫悖逆的人转从义人的智慧,又为主预备合用的百姓。”

天使先叫撒迦利亚放心,说自己来是为报告他的祈祷已经获得应允。无疑地,此处所论的是撒迦利亚和他妻子求子的祈祷(参阅撒母耳记上1:11、17,撒母耳的父母的榜样);但同时也是论的在场的人民的祈祷,因为撒迦利亚祭司此时身为人民的代表。人民在这祭献的祈祷中所求的是赦免罪过和实现基督的恩许。这时预报约翰诞生,由“约翰”一名可知上帝要藉这孩子赏给自己的人民一种特恩。“约翰”意即“上帝赏恩宠”。由于这名字是上帝藉天使起的,已表示出诞生的孩子要负有特殊使命(创世记17:19;以赛亚书7:14等)。因此对他的诞生不仅祭司欢喜,就是许多虔诚的以色列人也都要高兴。这孩子的使命,由15-17节天使所说的话上可以得知。“他在主面前将要为大”,他如此伟大,以致日后连耶稣也称他在妇人所生者中是最大的(7:24-30;马太福音11:11)。他的伟大另外是指他个人的圣德,因为他过的是补赎克苦的生活,像那些献身者终身戒酒的苦行生活(民数记6:3;士师记13:5;14:1;撒母耳记上1:11;耶利米书35:6)。但他的圣德特别是由于“从母腹里就被圣灵充满了”(参见1:41、44)。教父和神学家都一致承认:这话在此处是论赋予约翰的恩宠,因这恩宠赦免了他的原罪,同时他还在母胎时已被圣灵祝圣将来成为先知(1:67;使徒行传2:4等处有论充满圣灵同样的语句)。这孩子的伟大或尊位即系之于上帝的派遣。因为先知已中断了三个世纪,现今毕竟给选民兴起了一位卓越的先知。他要宣讲悔改的道理,叫大部分的以色列人皈依上主。这位最后的先知超过以前所有的先知,因为他“行在主的前面”,是说:他在以基督的身份降在世上的上帝的先锋(参见1:76)。天使这话,虽不明显,但已预报了上帝降临的信息(1:35)。“以利亚的心志能力”,是说将要诞生的先知要有以利亚心中有过的那为主的烈火,和他有过的那做话语出口的能力,他像以利亚一样不怕在君王和官长前为上帝和律法作证。以利亚先知的事迹见列王纪上17-22;列王纪下1。按玛拉基的预言,犹太人在基督来临以前期待以利亚再来(玛拉基书3:1、23、24);日后耶稣强调这个预言在约翰的使命上已实现了(马太福音11:14;17:10、14)。“叫为父的心转向儿女”是说约翰要敦睦家庭,恢复国家的统一,另外使真正的以色列民在宗教上统一,使人民忠于上帝,因着他宣讲的悔改的道理引人民归向正义,这样准备选民,以迎接基督的来临(玛拉基书3:24;便西拉智训48:10)。

  • 1:18 撒迦利亚对天使说:“我凭着什么可知道这事呢?我已经老了,我的妻子也年纪老迈了。”

撒迦利亚对天使的话起了疑惑,遂要求一个凭据。当初亚伯拉罕得天使报告和撒迦利亚此时有同样的光景,虽然事情似乎是不可能,但亚伯拉罕信了(创世记18:1-15);撒迦利亚一定也知道亚伯拉罕的这个榜样,再说他身为人民的代表,当祭献时,在圣所内,于上帝面前得了上帝的传报,更该当信以为真方是。再加上天使明明地征引了玛拉基亚先知必应验的预言。为此这位祭司的怀疑必要受到惩罚。

  • 1:19 天使回答说:“我是站在上帝面前的加百列,奉差而来对你说话,将这好信息报给你。
  • 1:20 到了时候,这话必然应验;只因你不信,你必哑巴,不能说话,直到这事成就的日子。”

天使这才说明自己的名字和身份:他说自己是加百列(意即“上帝的人”或“上帝的勇士”),是站在上帝宝座前最高天使中的一位(多比传12:15;启示录8:2),又是七位中的一位。七位中为人所知道的还有米迦勒和拉法勒(但以理书10:21;帖撒罗尼迦前书4:16;士师记6;多比传);由犹太经外文献中还知道别的四位天使,在他们中最著名乃是乌列尔(Uriel)天使)。加百列先前曾向但以理先知报告了有关基督拯救的奥秘(但以理书8:16;9:21等);现在对约翰的诞生也由他报告。这报告已经是基督来临的开始和最后的准备,因此他称自己的报告为“好信息”。为了撒迦利亚的不信,天使就给了他所求的征兆,这征兆是因他怀疑所受的惩罚:就是直到约翰诞生他又哑又聋(1:62等)。

  • 1:21 百姓等候撒迦利亚,诧异他许久在殿里。
  • 1:22 及至他出来,不能和他们说话,他们就知道他在殿里见了异象;因为他直向他们打手式,竟成了哑巴。
  • 1:23 他供职的日子已满,就回家去了。
  • 1:24 这些日子以后,他的妻子伊利莎白怀了孕,就隐藏了五个月,
  • 1:25 说:“主在眷顾我的日子,这样看待我,要把我在人间的羞耻除掉。”

撒迦利亚同天使的谈话延长了典礼的时间,因此使外面的人民很是奇怪;原来在圣所内只许祭司停留片刻,不然,要招致惩罚(参阅利未记16:13;10:1等)。当祭司由圣所出来后,就用隆重的仪式祝福民众(民数记6:24-26),然后遣散民众。当撒迦利亚由圣所出来时,已“不能和他们说话”,就是不能念祝福的经文,也不能回答人所询问的事。人由他那激动的表情和打的手势上推知他见了异象。撒迦利亚对这一切一定留的印象更深,也就坚信了天使的话。以后几个月常再三存想天使的报告和基督不久要来的秘密。“主以色列的上帝是应当称颂的”诗歌,就是他数月来熟思的结晶(1:68)。

撒迦利亚虽成了哑巴,但还应等待圣殿供职期满。祭司供职的时候,应离开妻室住在圣殿内,以防不洁(利未记15:16)。撒迦利亚供职的七天一完,就回了本家。他的家相传是在今之艾殷卡陵村。不知道伊丽莎白怀孕后最初几个月为什么隐藏起来,这一定不是为了老年怀妊而害羞的原故,多半是为了愿意收心祈祷,因为她知道丈夫所遇到的奇事是赏赐自己特恩的征兆。她感谢上帝的话与拉结所说的相似(创世记30:23),因为上帝拭去了她不能生育的耻辱(撒母耳记上1:6-10)。路加福音提出“五个月”一语来,是把本段与下段预报基督诞生的事连贯起来。

  • 1:26 到了第六个月,天使加百列奉上帝的差遣往加利利的一座城去(这城名叫拿撒勒),
  • 1:27 到一个童女那里,是已经许配大卫家的一个人,名叫约瑟。童女的名字叫马利亚;
  • 1:28 天使进去,对她说:“蒙大恩的女子,我问你安,主和你同在了!”
  • 1:29 马利亚因这话就很惊慌,又反复思想这样问安是什么意思。

上图:1890年拍摄的拿撒勒。现藏于美国国会图书馆。
上图:1890年拍摄的拿撒勒。现藏于美国国会图书馆。

本段有关报告基督诞生的记述与前段紧相连接,但按内容与描写的方式,本段远远超过前段。路加福音叙完圣殿中隆重的一幕后,又揭开了拿撒勒地方卑陋寒舍中的一幕。伊丽莎白怀孕后“第六个月”,天使加百列又奉差到了一个无名的小村庄,为人所轻视的拿撒勒去了(约翰福音1:46)。

加利利地区地形图
加利利地区地形图

这村庄在加利利省内。这一省古来的居民多半不是以色列人,因此为犹太人所轻视,称为“外邦人的加利利”(以赛亚书8:23;玛咔比传上卷5:15)。虽然如此,可是先知以赛亚在有关基督的预言中已称这一省为有福的(以赛亚书8:23)。大希律时代它为罗马的四省之一(其他三省为:犹太、撒马利亚、比利亚),包有西布伦、拿弗他利、亚设、以萨迦四支派的地域。这一省算是巴勒斯坦地最肥沃、富足、人烟稠密的地方。

加利利地的四个分区图(地图来源:吕译《圣经地理》p. 186)
加利利地的四个分区图(地图来源:吕译《圣经地理》p. 186)

“拿撒勒”一名按圣热罗尼莫和其他学者的解释,是“花”或“开花”的意思;但实在大概是“守望者”的意思,因为此村在耶斯列平原北部,地势最高,好像是平原的守望者。天使被派到一个已订婚的童贞女那里,已订婚的童贞女是说还没有把她接到男人家中行婚礼(马太福音1:18-25;25:1-12)。她的未婚夫约瑟是出自大卫家族,路加福音特提出此点,因为日后人都以耶稣为约瑟的儿子,按律法说约瑟也实在尽了为父的义务。圣母马利亚是否也出自大卫家族,福音中没有明说,只由1:32、69可推出是出于大卫家族。教父们,如圣伊格纳丢、犹斯丁、爱任纽、特土良等都主张此说。马利亚与亚伦的姊妹同名(出埃及记15:20,圣经按希伯来文翻译为米利暗Miriam),不能确知此名有什么意思。耶稣时代在贵妇中有许多叫玛黎安讷的(Mariamne)。马利亚一名语源大概出于希伯来文,有“主母”或“王后”的意思。

  • 1:30 天使对她说:“马利亚,不要怕!你在上帝面前已经蒙恩了。
  • 1:31 你要怀孕生子,可以给他起名叫耶稣。
  • 1:32 他要为大,称为至高者的儿子;主上帝要把他祖大卫的位给他。
  • 1:33 他要作雅各家的王,直到永远;他的国也没有穷尽。”

帕罗·德·麦缇斯于1712年所绘的《圣母领报》,天使手中的白色百合象征圣母的童贞。
帕罗·德·麦缇斯于1712年所绘的《圣母领报》,天使手中的白色百合象征圣母的童贞。

天使一进入房内,立刻向马利亚请安;按希伯来人请安的话有祝人平安的意思。天使代替马利亚的名字而称呼她为“蒙大恩的女子”,这话好像是给她起的名字,因为她蒙受了卓绝的恩宠和上帝的慈爱,满渥恩宠。“主和你同在了”,这也是犹太人请安常用的祝辞(士师记6:12;路得记2:4),但此处有更深的意义,因圣母与上帝结合最为密切,且是上帝自己现在要进入她童身的胎中。

28 节末拉丁文译本中有“你在妇女中是有福的”,此句似乎是由本章42节窜入的。马利亚“很惊慌”,不是如古教父们所讲的因为天使显现,而是因为听了特殊的祝辞,最谦下的处女自以为不配这样的赞颂。她“又反复思想这样问安是什么意思”,因为天使来一定带有非凡的信息。

  • 1:34 马利亚对天使说:“我没有出嫁,怎么有这事呢?”

天使叫马利亚放心,就报告了基督的诞生。“在上帝面前已经蒙恩”,此语常见于圣经中(创世记6:8;出埃及记33:12;士师记6:17;使徒行传7:46等),指上帝特别拣选某人负起一种高超的使命。31-33节说明了马利亚所负的使命;这些话是明引依撒意亚先知论童贞女怀孕生子的预言(7:14,参阅马太福音1:23)。此处天使的话如同依一样没有提及“父道”一事,此处且摈除父道,因童贞女自己要给儿子起名。原来命名一事是做父亲的权利。本来在依记载:当起名叫以马内利(上帝与我们同在),而天使却指出他的名字应叫“耶稣”(参阅马太福音1:21),即“上主拯救”或“上主是拯救”的意思(与旧约中“约书亚”成“耶书亚”为同一名字)。“以马内利”和“耶稣”两个名字都是表示上帝要来拯救自己的百姓,“耶稣”这名字好像是“福音的总纲”。天使曾向撒迦利亚称约翰“在主前为大”(15),此处论童女的儿子单单称“他要为大”。由此可见他的地位超过一切人,并且对他的地位身份天使愈描绘愈清楚,所引的话都是为应验旧约中的启示(撒母耳记下7:12;以赛亚书9:6等11:1、10;16:5;耶利米书23:5;30:9;以西结书34:24;何西阿书3:5;弥迦书5:4;诗篇132:11)。“称为至高者的儿子”,是说至上上帝的儿子。“至高者”是多次代“上帝”一名所用的最高尚的称呼(创世记14:18-20;民数记24:16等),此处清楚地指明这孩子的神性(诗篇2:7)。他同时也是大卫的儿子,“大卫的位”是他的。大卫的国要藉他复兴,他像大卫的时候一样统治以色列所有的支派(即雅各家所指)。又按所预许的,基督所复兴的国度,永远不替(但以理书7:14;2:44;弥迦书4:7;以赛亚书9:6)。

  • 1:35 天使回答说:“圣灵要临到你身上,至高者的能力要荫庇你,因此所要生的圣者必称为上帝的儿子(或译:所要生的,必称为圣,称为上帝的儿子)。

马利亚没有像撒迦利亚一样,怀疑天使的报告:她全然相信了天使的话。为马利亚只有一个问题,即怎样实现天使报告的事,因为她“我没有出嫁”,原文意思为“我不认识男人”。“认识男人”是圣经中习用的术语,指与丈夫的结合(创世记19:8;民数记31:17;马太福音1:25)。这话在处女口里不能有别的意思,除非是说的:马利亚在现今所处的光景中,按自然说总不能做人母:已往她从未同男人有过来往,将来也不愿有这样的来往。她说这话,或者因为她发了童贞的誓愿,或者至少自己私下已定下守贞的坚固志向,并且对自己的誓愿或志向已与自己的未婚夫约瑟商议妥了。最奇怪的是她怎样会到了定这样志向的地步,因为在旧约中找不到这样的实例。在她当时有艾色尼派人,他们为了禁欲的原故不结婚。但是这派人的思想不足以解释马利亚怎样会定了这样的志向。此处我们应当想:上帝早有准备上帝圣子降生成人的计划,因此赏赐圣母圣宠,使她有这特殊的感动,另一方面是给世人守贞洁的一个新理想。圣奥古斯丁默想了这个事实说道:“贞洁的尊位由上帝之母开始”。圣安波罗修称马利亚为“贞洁的导师”。或问:马利亚既然心中定了守贞的志向,为什么还要订婚呢?我们以为最恰当的理由是:上帝愿意顺应人的常法,使耶稣在家庭中长大,这样在人前保护了童贞圣母和耶稣圣婴的名声。

天使的答复好像是说:上帝自己要在你身上显一种神迹,叫你又是童贞又成为母亲;这话消除了她的疑虑。“圣灵要临到你身上”,是说:那全能的灵要成就上帝降生成人的工程,他原是造物主,是生命和恩宠的根源(创世记1:1;诗篇104:30)。“至高者的能力”,即上帝的圣灵因自己的能力,要庇荫她。这是比喻之辞,本来是指自天降下遮盖约柜的云彩,云彩遮盖约柜是指上帝的光荣来在约柜上(出40:34等;户 9:22)。“因此那要诞生的圣者,将称为上帝的儿子。”天使方才说这童贞女所生的儿子称为“至高者的儿子”,如今才解释了上帝自己要在马利亚内行上帝圣子降生成人的工程。

  • 1:36 况且你的亲戚伊利莎白,在年老的时候也怀了男胎,就是那素来称为不生育的,现在有孕六个月了。
  • 1:37 因为,出于上帝的话,没有一句不带能力的。”
  • 1:38 马利亚说:“我是主的使女,情愿照你的话成就在我身上。”天使就离开她去了。

撒迦利亚求了天使一个征兆,而马利亚没有求征兆,信了天使的话。但天使为赏报她,并为加强她的信心,却给了她一个征兆,即以上帝在素不生育而年老的伊丽莎白身上所显的奇迹作为征兆,但这奇迹决不能与上帝在圣母童贞身上所行的相比;这两个奇迹已证明上帝是全能的,没有做不到的事。天使称伊丽莎白为马利亚的“亲戚”:她们二人究有什么亲戚关系,不得而知,按本章5节所说,伊丽莎白是出于利未支派,若是马利亚是她的亲戚,马利亚一定与这一支派有一种姻亲关系,因此古犹太基督徒以为马利亚出于利未支派。圣奥古斯丁也主张此说,因此说耶稣的王权与祭司权是与生俱来的。 但马利亚似乎并不属于利未支派而是出于犹太后裔(罗马书1:3;希伯来书7:13等)。教父和作者多主此说 。马利亚和伊丽莎白是亲戚,一定是因为她们二人的先祖有婚姻关系的原故。

  • 1:39 那时候,马利亚起身,急忙往山地里去,来到犹大的一座城;
  • 1:40 进了撒迦利亚的家,问伊利莎白安。

马利亚与伊丽莎白。
马利亚与伊丽莎白。

马利亚因虚怀若谷和坚定的信心,完全表示了同意。上帝原来为完成圣子降生成人的奥迹就只等着她这个同意。她称自己为“主的使女”,就是自己完全随上帝的旨意的意思,她也只有遵行上帝的这个愿望。为表现信心和对上帝虔诚的精神,没有比用这简单的话更巧妙的了。在马利亚表示同意的一刹那,降生成人的奥迹就成就了,也就是约翰福音1:14所说的“道成肉身”。就在那时刻,基督救赎世界的大业开始了,马利亚同救赎世界的大业也开始了。爱任纽说:童贞女一服从,对自己并对世界成了救恩的原因。

  • 1:41 伊利莎白一听马利亚问安,所怀的胎就在腹里跳动。伊利莎白且被圣灵充满,

39节揭开了圣母往见约翰的母亲的一幕,把约翰与耶稣的童年历史一起演出。圣母的往访伊丽莎白是由天使的话(36)所引起的。圣母起程的动机,此处虽未提及,但决不是为了证验天使的话,因为她已坚信不疑。她的目的是愿意祝贺亲戚得子之喜,并侍候那怀妊的老人。马利亚且也断定这两个奇迹彼此有着密切的关系。圣母拜访表姐的一幕,先是圣母祝贺伊丽莎白(39-41),以后是伊丽莎白祝贺马利亚(42-45),最后圣母赋了一首壮丽的诗歌,把所有的赞颂都归于上帝(46-56)。“那时候”是天使报告圣子降生后不久,马利亚就急速去拜见伊丽莎白。圣安波罗修解释这段经文说得很好,他说:“马利亚听了这话,不相似一个不信启示的,不如同一个对报告有所踌躇的,也不似一个怀疑例证的,而是像一个乐善,勤于奉侍,因快乐而急进的人,往山地里去”。“往山地里去”,即从拿撒勒下山,南行经耶斯列平原,再上撒玛利亚和犹大的山区。仅说到了犹大的一座城,没有提出城名,按古来的传说(至少从六世纪开始),此城即艾殷卡陵(Ain Karim),位于耶路撒冷西七公里的山中。由拿撒勒到此地约有四天的路程。

  • 1:42 高声喊着说:“你在妇女中是有福的!你所怀的胎也是有福的!
  • 1:43 我主的母到我这里来,这是从哪里得的呢?
  • 1:44 因为你问安的声音一入我耳,我腹里的胎就欢喜跳动。
  • 1:45 这相信的女子是有福的!因为主对她所说的话都要应验。”

马利亚的问安发生了两种效果:(一)引起了约翰在母胎中的跳动,(二)光照了伊丽莎白的明悟,认识了在马利亚身上所有的奥迹。胎儿在母腹中觉到基督和他母亲的驾临,因此喜欢地跳动。无疑地,天使向撒迦利亚所说这孩子要充满圣灵的话,即指的这时刻(15)。发生的这个效果,是指这孩子就在此时已派定了他要负的使命,并且按教父的公论,他的原罪就在此时赦免了。充满胎儿的圣灵同时也光照了胎儿的母亲,把上帝降生为人的深妙奥迹启示了她。此时作了上帝话语的传达者伊丽莎白宣布了基督和他母亲的尊位。圣教会很古以来就把这祝贺的话与天使祝贺马利亚的话连起来。伊丽莎白只能因圣灵的光照才会知道马利亚是“我主的母亲”,即以色列人自古以来所仰望的基督、君王和救主的母亲。称马利亚“是有福的”,因为她信了天使所报告的,信了上帝在自己身上所行的大奇迹:自己是童贞而又成为上帝的母亲(参阅以赛亚书7:14)。

圣母访亲。
圣母访亲。

  • 1:46 马利亚说:“我心尊主为大;

马利亚为应和伊丽莎白祝贺的赞辞,赋了一首赞颂上帝的诗歌,就是感谢她自己和全民众所受的恩惠。这首诗歌因为首句是(Magnificat),即以此为名,算是圣经中最高雅的诗歌之一。教会每日咏念这诗,感谢上帝救赎的恩惠。在注释这首诗歌之前,先略论它的结构:这首诗歌是引用旧约中最美的文句和华丽的辞藻构成的,好像是一项彩石的镶工,但仍是马利亚因上帝启示而作的一首完美的诗歌。它的意思所以如此高雅优美,是因为马利亚由怀孕上帝圣子的时候开始默想这奥迹所有的效果。 这首诗有三个主要的思想:(一)马利亚感谢上帝赐予自己的恩典和因自己赏给所有虔诚人的恩典(46-50);(二)因上帝在自己身上所行的奇事,赞叹上帝举扬卑微人,压抑骄傲人的措施和大能(51-53);(三)称颂上帝既许必践的忠信(54-55)。

  • 1:47 我灵以上帝我的救主为乐;

诗的头两句为并行体,是诗的题目和总纲:马利亚因所得的恩典而欢乐。伊丽莎白对她的赞辞,她再归之于上帝。她欢乐的原故是因为上帝表现自己是救主,另外先拯救了她。若上帝是众人的救赎主,马利亚则更有理由称上帝为自己的“救主”,因为她得了特殊的救恩。这头两句诗内的辞句皆出于旧约(撒母耳记上2:1;哈巴谷书3:18;以赛亚书45:21;12:2;61:10等)。

  • 1:48 因为他顾念他使女的卑微;从今以后,万代要称我有福。

对上帝极度的赞颂和最好的感谢是在谦逊领受上帝的恩典。上帝“顾念”,按圣经的说法,是指上帝赏赐恩宠平安。“顾念他使女的卑微”,即由卑陋和贫穷的生活环境中提拔她到至高的尊位(此经文引自撒母耳记上1:11;创世记29:32)。因着上帝赏给他的这尊位,以后万世万代的人都要称她有福,就像方才伊丽莎白这样称呼了她(42、45)。至圣的童贞因预见的奇恩已看见自己因作了上帝之母世世代代所要受的赞美,因她圣子的国是永远的(32),母亲也要受永远的赞美。这预言怎样应验了,有整个教会历史为证,特别证验于现代。

  • 1:49 那有权能的,为我成就了大事;他的名为圣。
  • 1:50 他怜悯敬畏他的人,直到世世代代。

上帝在她身上行的“大事”,表现了上帝的伟大,在这“大事”上另外表现了上帝的三个属性:即上帝的全能、威严和仁慈。(一)因上帝的全能,没有办不到的事,使处女怀孕,准备上帝的儿子道成肉身,并且把所有的恩典给敬畏上帝的人预备下,即因这些奇迹将来赏给一切热心和虔敬上帝的人。(二)表显上帝的威严,即上帝的至高威严和不可接近的神圣(以赛亚书57:15)。罪恶满盈的人类本来总不能接近上帝,但上帝却给他们准备了一条路:就是拣选了未染任何玷污的一位童女,藉着她,上帝好成圣世人,并将世人吸引到自己前。“名”是指上帝自己。(三)如父的仁慈是与上帝的全能和威严紧紧相连的(诗篇103:13)。“上帝道成肉身”是上帝回敬畏自己的人所表现的无限仁慈。敬畏上帝的,是那些遵守律法和顺从上帝旨意的人。按旧约所说:敬畏上帝才是真正的虔诚(诗篇103:17;119:156;149:9;申命记7:9)。

  • 1:51 他用膀臂施展大能;那狂傲的人正心里妄想就被他赶散了。
  • 1:52 他叫有权柄的失位,叫卑贱的升高;
  • 1:53 叫饥饿的得饱美食,叫富足的空手回去。

51-53一段,是马利亚细察上帝行事的总纲,特别是在救赎的工程上所表现的,因为上帝已经由圣子道成肉身的时刻起开始行救赎的工程。“膀臂”是上帝能力的象征(以赛亚书40:10;51:5、9),“他用膀臂施展大能”推翻罪恶的世界所有的整个纲纪(撒母耳记上2:5-10;以西结书21:31;便西拉智训10:14)。他赶散了骄傲的人——也许此处指的是建造巴别塔的事(创世记11章),因为上帝拣选了卑微的童贞女做自己母亲,基督卑微地进入了世界,使满怀骄傲奢望的人们羞愧无地。骄傲人可分两类:(一)是“有权柄的”,他们高举自己在别人以上;(二)是“富足的”,他们依恃自己的财力。那些争权夺位的人们从高位上被推下;那些在世上生活贫贱,不找自己方便的人,在基督国中要获得权柄(撒母耳记上2:57;马太福音5:6;路加福音18:14)。“饥饿的”是世上受压迫的穷人,他们希望上帝救他们摆脱这可怜的处境(6:20等;马太福音5:3等)。这等人要“得饱美食”,不是得饱物质的东西,而是获得基督给他们的超性恩佑(诗篇72:4、12)。因为富人在世上一无所缺,便不再有所希望。53b的比喻,取材于中东人的宴会:富人赴宴必常带礼品,宴席散后,他们再由东主得到回礼。穷人无物可带,便什么也得不到。如今却要“叫饥饿的得饱美食”,“叫富足的空手回去”。52、53两节堪称天国八福的总纲,是耶稣宣讲的主题(马太福音5:3等;路加福音6:20等)。因为基督国是为穷人而设的(以赛亚书61:1;路加福音4:18)。

  • 1:54 他扶助了他的仆人以色列,
  • 1:55 为要记念亚伯拉罕和他的后裔,施怜悯直到永远,正如从前对我们列祖所说的话。”

这诗歌的最末两节,论圣子降生和救赎的工程,更为明显。这工程在选民整个历史上是最大的奇迹,也格外表现了上帝对自己的以色列民所有的仁慈,就是把她由可怜的境遇中救拔出来。此处称以色列为“自己的仆人”,即是说他是为上帝所拣选所爱的仆人(以赛亚书41:8等;42:1等)。上帝的仁慈初次在召选亚伯拉罕的事上表现出来,上帝藉着亚伯拉罕把自己的仁慈永远施给他的后代子孙(创世记17:7;18:18;22:17)。在圣子道成肉身的工程上,上帝完全实践了向古圣祖所许的一切诺言(加拉太书3:16)。按耶稣和圣保罗的道理,此处所说的亚伯拉罕的子孙,不仅是指与他有血统关系的人,而是指一切在信仰上真正作亚伯拉罕子孙的人(加拉太书3:29;罗马书4:16;9:7;马太福音8:11)。末句一译作:“正如他向我们的祖先,即向亚伯拉罕和他的子孙永远所许过的。”

  • 1:56 马利亚和伊利莎白同住,约有三个月,就回家去了。

马利亚三个月后才返回了本家,因为她还没有过门,一定是回到自己的父家。她被接到约瑟家中是以后的事(马太福音1:27)。至于马利亚是在约翰诞生以前回了家,还是以后回了家,不得而知。按经文来看,似乎是在约翰诞生前就回去了,大概此时已有别的邻家或亲家的妇人来相帮伊丽莎白(53节)。马利亚常愿意隐藏自己,若是直到约翰诞生她还在撒迦利亚家中,她这种愿望就很难以实现了。

  • 1:57 伊利莎白的产期到了,就生了一个儿子。
  • 1:58 邻里亲族听见主向她大施怜悯,就和她一同欢乐。

满了九个月(36和66两节),伊丽莎白生了一个男孩,邻居和亲友都来庆贺她,因为“主向她大施怜悯”,即是上主使一个不能生育且已年老的女人生子。他们都认为这是上帝特殊的恩赐(66节)。

  • 1:59 到了第八日,他们来要给孩子行割礼,并要照他父亲的名字叫他撒迦利亚。
  • 1:60 他母亲说:“不可!要叫他约翰。”
  • 1:61 他们说:“你亲族中没有叫这名字的。”
  • 1:62 他们就向他父亲打手式,问他要叫这孩子什么名字。
  • 1:63 他要了一块写字的板,就写上,说:“他的名字是约翰。”他们便都希奇。
  • 1:64 撒迦利亚的口立时开了,舌头也舒展了,就说出话来,称颂上帝。

给男孩行割礼应在第八天,这律法守得十分严格,即在安息日亦可行此礼(创世记17:12;21:4;利未记12:3;腓立比书3:5;约翰福音7:23)。此礼可在家中举行,任何人,连妇女也可执行(玛咔比上卷1:60;玛咔比下卷6:10)。但在古时,犹如现在虔诚的犹太人,普通请熟于行割礼的人来执行(这种人称为Mohel)。他们把割礼看得十分隆重,因为这是同上帝缔约的记号。行了此礼,男孩便成为选民的一分子,能享选民的一切权利,另外能享基督的恩许,但同时也有了守律法的义务(耶利米书9:25;罗马书2:25等)。当亚伯拉罕自行割礼时,上帝给他和他的妻子起了一个新名字(创世记17:15),所以以色列人普通也是在割礼时给孩子起名。伊丽莎白的邻人和亲友都想给孩子起他父亲的名字,照习惯是给孩子起祖父的名字,但此时撒迦利亚已老了,父子很容易区别,且“撒迦利亚”(即“上主记忆了”)一名在孩子诞生的光景上十分适宜,因此就选了他父亲的名字。伊丽莎白却提出异议,并坚持给他起名叫“约翰”,亲友们因为在亲族中没有叫这名字的,都非常惊奇,遂给撒迦利亚打手势,——由此可知他这时不仅哑,而且也聋——看他给孩子起什么名字。原来给孩子起名是父亲的权利。撒迦利亚就在“一块写字的板”上,即在蜡板上写了:“他的名字是约翰”。他顺从了天使的命令,同时也表示了相信上帝赏赐自己的恩典(约翰即“上帝赏赐恩典”的意思),因此就在此刻,照天使的预言,他又能说话了(20节)。因这些奇迹,他就开始赞颂上帝了。

  • 1:65 周围居住的人都惧怕;这一切的事就传遍了犹太的山地。
  • 1:66 凡听见的人都将这事放在心里,说:“这个孩子将来怎么样呢?”因为有主与他同在。

凡在场的人都感觉到在这些奇迹上上帝把自己启示给人了,因此都害怕起来。此时一定又由撒迦利亚口中知道过去在圣所中发生的事,这样的消息不久就传遍了犹大山区。凡听见的除了惊讶之外,还等待着上帝加于这孩子的非凡的使命。因圣经上有许多类此的事情,不难推断上帝对这孩子已定了特殊的使命。66节末句“因为有主与他同在”,似乎是圣史的评议,是说上帝从起初一直到将来,不断保护这孩子,并赏他各种特恩(使徒行传11:21;13:11)。

  • 1:67 他父亲撒迦利亚被圣灵充满了,就预言说:

行完了一切礼仪以后,撒迦利亚就充满了圣灵,赋诗感谢上帝。这诗歌所论的可说是旧约中最末的预言,也是新约中第一个预言,这样微妙地将新旧二约联合一起。撒迦利亚藉先知的奇恩,为了上帝在选民的历史上所行的奇迹,更为了现在已开始实现对先祖的一切预许,而赞美上帝。这诗歌与马利亚的“尊主颂”有很大的相似性,但圣母另外所想的是自己一身所受的特恩,而撒迦利亚因为是祭司和上帝话语的传达者,身为人民的代表,为此.他预报了基督时期的来临。这诗歌是给孩子割礼的那一天作的呢,还是以后作的呢?按经文所载,似乎是他以后作的,因为诗歌中所发挥的是他在天使报告、圣母来访和孩子受割礼时心中所受的感触。路加福音把这诗歌与约翰割损的记载相联,是因为撒迦利亚在这光景中赞颂了上帝(见64节)。圣史这些史料一定来自闪语文献和撒迦利亚祭司家族的传述。这诗歌的主题是歌颂上帝对选民的仁慈和忠信。它的内容可分二段:(一)撒迦利亚歌颂上帝对选民在基督来临时所赏的大恩;(二)反复吟咏自己的儿子作基督先锋的使命。

  • 1:68 “主以色列的上帝是应当称颂的!因他眷顾他的百姓,为他们施行救赎,
  • 1:69 在他仆人大卫家中,为我们兴起了拯救的角,
  • 1:70 正如主藉着从创世以来圣先知的口所说的话,

“上帝是应当称颂的”是因为他“眷顾他的百姓”,就是他赏了自己的百姓恩典,并给他“施行救赎”。撒迦利亚一面想到基督之来,是要救选民摆脱国家的仇敌(71节),但也想到他来亦是为拯救选民脱离罪恶的境界(74、77等节)。上帝所施的拯救,特别是为以色列人,因为雅威是以色列人的上帝。基督称为“拯救的角”,即是“勇敢的救主”的意思。“角”在圣经中用为“德能”和“力量”的象征(撒母耳记上2:10;申命记33:17等),有时上帝自己也被称是以色列人的“拯救的角”(诗篇18:3)。基督出于上帝所选的“仆人大卫家中”,从撒迦利亚这话上可以断定基督的母亲马利亚是大卫族系的。基督的来临,应验了先知的预言,此处称先知是“圣”的,因为他们是为上帝所祝圣,以做特派的使者(所罗门智训11:1;使徒行传3:21)。一切先知的奉派都是为了准备基督的来临,由拿单先知起都曾预言基督将是“大卫之子”,即大卫的后代子孙(撒母耳记下7:12等;以赛亚书11:1等;耶33:14等;咏132:17)。

  • 1:71 拯救我们脱离仇敌和一切恨我们之人的手,
  • 1:72 向我们列祖施怜悯,记念他的圣约,
  • 1:73 就是他对我们祖宗亚伯拉罕所起的誓,
  • 1:74 叫我们既从仇敌手中被救出来,
  • 1:75 就可以终身在他面前,坦然无惧地用圣洁、公义侍奉他。

上帝给自己的百姓派基督来的目的和意向,由71-75节一大“合句”中描绘出来了。上帝愿拯救以色列人“脱离仇敌和一切恨我们之人的手”,就如古时从埃及拯救了他们(诗篇106:10)。新约书中此处第一次以“从埃及的拯救”为基督施行拯救的预像。——诗篇2:110曾预言基督要征服以色列人的一切仇敌。——撒迦利亚所说的敌人,另外指当时统治以色列人的罗马人。藉基督由罗马人手中解放的希望,可见于当时犹太人所有的文献中。但撒迦利亚和当时虔诚的人所希望的解放与一般人所希望的有很大的区别。在撒迦利亚的希望中没有恼恨敌人的意思,所求的解放,是叫选民能自由地侍奉上帝(74、75节)。72和73二节,是论及仁慈的上帝向祖先所有的预许,并论及上帝同亚伯拉罕所结的盟约。上帝以隆重的誓言同他立了这盟约,许下自己要繁殖他的后代子孙,将圣地叫他们永远占领,并且因着亚伯拉罕的一个子孙。万民都要受祝福(创世记12:3;17:4;22:16-18;24:7;希伯来书7:13)。这些预许和隆重的誓言都在基督身上应验了。上帝藉基督给人民自由平安,是为叫人民全心侍奉他。“用圣洁、公义侍奉他”,“圣洁”是指人内心的倾向,即指对上帝所有的恭敬和虔诚;“公义”是指对上帝的服从和遵守上帝的诫命,所表现的外在生活。这几句话描绘了基督时代敬主的真理想,与当时一般人对基督来做国家救星的希望,有天渊之别。

  • 1:76 孩子啊!你要称为至高者的先知;因为你要行在主的前面,预备他的道路,
  • 1:77 叫他的百姓因罪得赦,就知道救恩。
  • 1:78 因我们上帝怜悯的心肠,叫清晨的日光从高天临到我们,
  • 1:79 要照亮坐在黑暗中死荫里的人,把我们的脚引到平安的路上。”

76-79节,撒迦利亚转换了词锋,专讲到自己的孩子,庆贺他并咏述他将来使众人皈依上帝的使命(76节)。约翰要成为“至高者的先知”,日后民众都承认他是这样的先知(20:6;马太福音14:5;约翰福音5:35)。他要给上主“预备道路”,即给身为基督而上帝的,又称为“至高者的儿子”(32节)的预备道路。撒迦利亚由天使的话明白了要在自己儿子的使命上应验以赛亚和玛拉基二先知的预言(以赛亚书40:3;玛拉基书3:1),这些预言和本处所有的思想是来自中东欢迎君主所有的风俗。君主要临幸某城之前,先差人告知那城的人准备并出来接驾。约翰使百姓认识真正的救恩,就是准备基督的来临,这救恩不是在于国泰民安,而是在于“因罪得赦”。约翰为准备人民得罪之赦,讲了悔改的道理(3:3)。因罪得赦只能因上帝的“怜悯的心肠”,是说上帝藉基督施给百姓的大仁慈。“心肠”按犹太人的思想是一切情感和怜悯的所在(哥林多前书7:15;腓立比书1:8;2:1)。因这大怜悯“清晨的日光从高天临到”自己的百姓:日光从高天临到,此处仿佛用来做基督的名字,基督是要升出的“公义的日头”(玛拉基书3:20)。“从高天”,即指基督由上帝那里来为给黑暗的世界带来光明,光明即是恩典(以赛亚书9:2;60:1等;马太福音4:16;若1:4等)。“从高天”一词,含蓄地指出基督的地位是超人的。基督要给“坐在黑暗中死荫里的人”,即给在罪恶和谬误中生活的人带来光明——恩典(以赛亚书9:1;42:7;诗篇107:10)。光明和恩典本来是特别赐予选民的,可是按2:31所说的,万民也有分子。那些由罪恶和谬误的黑影中被领出来的人,再被引导“平安的路上”(74节)。撒迦利亚在这首诗歌中,好像是答复那些对约翰诞生的奇异现象而惊讶并询问这孩子“将来究竟怎样”的人(66节)。

  • 1:80 那孩子渐渐长大,心灵强健,住在旷野,直到他显明在以色列人面前的日子。

本节简略地说明约翰执行使命以前的行止,尤其说出他体格的发育和精神并品德的进步,并道出他退入“旷野”,人迹罕到的地方,在那里准备自己的任务。此处没有提及他多大岁数退入了荒野,也没有提及在荒野中什么地方。按传说他退人了艾殷玛慕狄叶(Ainel Mamudijeh),在希伯伦西北约八公里处。按当时的风尚,虔诚的人多避居荒野,过祈祷和刻苦的生活。约翰在荒野中住到“他显明在以色列人面前的日子”,即直到上帝召他出来实行他的使命的时候(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