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记载的历史,它的真实性是不容否认的,因为在世界历史科本上,皆有同样的记载。并且东方诸王的名字典新近在波斯稣撒(Susa)发掘出来的朝代帝王名,完全符合,如示拿(shinar)王暗拉非(Amraphel),即系极闻名的巴比伦王汉莫拉比(Hammurabi),原来汉莫拉比在位三十年后,才开始独立,当时尚为以拦王之附属。
- 14:1 当暗拉非作示拿王,亚略作以拉撒王,基大老玛作以拦王,提达作戈印王的时候,
- 14:2 他们都攻打所多玛王比拉、蛾摩拉王比沙、押玛王示纳、洗扁王善以别,和比拉王;比拉就是琐珥。
- 14:3 这五王都在西订谷会合;西订谷就是盐海。
- 14:4 他们已经侍奉基大老玛十二年,到十三年就背叛了。
上图:死海岸边的盐。死海位于以色列、西岸地区和约旦之间的大裂谷约旦裂谷,低于海平面424米,是世界上最低的湖泊,死海的湖岸是地球陆地的最低点。汇入死海的主要河流是约旦河,因没有出口,所以含盐量高达34%,是一般海水盐度的9.6倍,鱼类无法生存于水中,但有细菌及浮游生物。
2节所说的五王,是五个国王或酋长所统治,他们在以拦王统治之下,已经12年之久。13年时五个小王,因以拦王与阿拉伯东北部的民族,发生战争,便乘机独立。5节便写出以拦王会同属下的小王,出兵平叛。
- 14:5 十四年,基大老玛和同盟的王都来在亚特律·加宁,杀败了利乏音人,在哈麦杀败了苏西人,在沙微·基列亭杀败了以米人,
5-10节记述平原诸城的君王,都领兵出来,在西订平原列阵以待,不料为以拦王所败,许多兵士陷入石漆坑中,其余皆逃入山中。
- 14:6 在何利人的西珥山杀败了何利人,一直杀到靠近旷野的伊勒·巴兰。
- 14:7 他们回到安·密巴,就是加低斯,杀败了亚玛力全地的人,以及住在哈洗逊·他玛的亚摩利人。
- 14:8 于是所多玛王、蛾摩拉王、押玛王、洗扁王,和比拉王(比拉就是琐珥)都出来,在西订谷摆阵,与他们交战,
- 14:9 就是与以拦王基大老玛、戈印王提达、示拿王暗拉非、以拉撒王亚略交战;乃是四王与五王交战。
- 14:10 西订谷有许多石漆坑。所多玛王和蛾摩拉王逃跑,有掉在坑里的,其余的人都往山上逃跑。
- 14:11 四王就把所多玛和蛾摩拉所有的财物,并一切的粮食都掳掠去了;
上图:死海东西两岸都是山地。
11-12节所多玛和蛾摩拉都进了洗劫,而在侵略者班师的时候,顺便又将罗得和他的家属也绑走了。
- 14:12 又把亚伯兰的侄儿罗得和罗得的财物掳掠去了。当时罗得正住在所多玛。
- 14:13 有一个逃出来的人告诉希伯来人亚伯兰;亚伯兰正住在亚摩利人幔利的橡树那里。幔利和以实各并亚乃都是弟兄,曾与亚伯兰联盟。
13-16节述说亚伯拉罕那时住在亚摩利人幔利的橡树那里,而幔利、以实各、亚乃是三个部落的族长都是他的同盟者。亚伯拉罕知道自己的侄子被抢去,使武装了318名壮丁,又纠合了亚摩利人的同盟者,直追到迦南的但地,乘着黑夜,袭击敌人殿后军队,遂大得胜利,将罗得和他的家属,以及他的财物,都救回来,于是凯旋而归。这武功使亚伯拉罕在迦南诸小城邦国王眼中,增加不少的荣耀,回军时到处受人欢迎:如所多玛王和撒冷王。
- 14:14 亚伯兰听见他侄儿(原文是“弟兄”)被掳去,就率领他家里生养的精练壮丁三百一十八人,直追到但,
- 14:15 便在夜间,自己同仆人分队杀败敌人,又追到大马士革左边的何把,
- 14:16 将被掳掠的一切财物夺回来,连他侄儿罗得和他的财物,以及妇女、人民也都夺回来。
- 14:17 亚伯兰杀败基大老玛和与他同盟的王回来的时候,所多玛王出来,在沙微谷迎接他;沙微谷就是王谷。
- 14:18 又有撒冷王麦基洗德带着饼和酒出来迎接;他是至高上帝的祭司。
- 14:19 他为亚伯兰祝福,说:“愿天地的主、至高的上帝赐福与亚伯兰!
“撒冷王”即“耶路撒冷”并非示剑或北方的另一域。这由诗篇76:3和110:4可以证明。并且阿瑪納信扎(Tell-el-Amarna)内的"Urusalim",已证明了就是"Jerusalem"(耶路撒冷)。由本章17节可以推知撒冷距离所多玛不远,离希伯伦也很近。由33:18不能证明示剑曾称为撒冷。麦基洗德(Melchizedek)可能是“我的君王为zedek”的意思。按“zedek”原为神祇的名号,或作“我的君王就是公义。”麦基洗德是一位祭司,并不是一件奇事,埃及的法老也是一位祭司。苏美尔地方亦有国王兼祭司之职者。实际上祭司的职权,巴比伦和叙利亚的君王最为重视。古叙利亚的国王没有一个不是掌有祭司之权的。唯理派的威尔豪森(Wellhausen)和其他学者认为并没有麦基洗德这个人,只不过是被掳后的一个祭司反映于亚伯拉罕时代的形影,这种臆说决不能成立,一方面因为以色列人被掳前后都有大祭司,另一方面被掳以后的犹太人,照他们的宗教心理来说,决不能拣选一位迦南的大祭司,来当他们大祭司的预像,也决不相信他们的先祖亚伯拉罕赐给这样的祭司什一之赠礼;再者,如果真没有麦基洗德这人的话,被掳后的犹太人自己决不会想出这样的人物。诗篇110叫等麦基洗德祭司视为弥赛亚的预像。有些学者以为诗篇110出于玛喀比时代但这是一个错误,因为许多著名学者已屡次证明诗篇110是产于被掳以前(如龔克爾Gunkel、基泰尔Kittel)。东方的宗教观念,已始于公元前2000年。这种宗教所占的地位,不是低级的。这是威尔豪森和他的门人所共认的。尤其迦南人一如巴比伦人和埃及人认识一个“至上之神”。然而这并不是说他们是一神的崇拜者。我们的作者愿意将撒冷王视为一个真神的崇拜者。在本章20节中麦基洗德将至上神的祝福赐予亚伯拉罕,麦基洗德以至上神视为亚伯拉罕所崇拜的上帝,同样亚伯拉罕在22节接受了这种称呼,他将麦基洗德的至高的上帝视为曾显示给自己的上帝。圣经上以上帝为至高的上帝的句子很多;如民数记24:16;申命记32:8;诗篇78:35;57:3。带着饼和酒按希伯来文“hosi”有“奉献”及“呈献”的意思。异教人否认在这里是论及献祭。他们说:(1)“hosi”这句话无论在那里都有“携带”的意思,却没有献祭的意思;(2)称麦基洗德是祭司无异与称大卫的儿子为祭司一一君王一样(列王记下8:18);(3)希伯来人有一种风俗,得胜班师时,人民多以饼与酒出来劳军(士师记8:5;申命记23:5);(4)史家约瑟夫否认麦基洗德曾献过祭。关于这问题的答覆是这样:麦基洗德献上饼与酒,不只是慰劳亚伯拉罕和他的军队,因为亚伯拉罕由敌人手中所得的食物足足有余,而献祭给上帝,是为亚伯拉罕获得胜利的谢恩祭。特别说明麦基洗德确实献了祭的铁证,还是因为“他是至高上帝的祭司”那一句话。这也说明了基督为何在诗篇110和希伯来书7被称为“按照麦基洗德等次永远为大祭司”,因为基督愿意用饼与酒建立新约的献祭。如果麦基洗德呈献饼与酒时,不是举行祭施,那么也不能说基督是按照麦基洗德等次的祭司。并且主张“cohen”一词不作祭司,而作君王的解释的意见,也不能成立,因为“cohen”一词在圣经内只有一处(列王记下8:18)是作君王解释,其余侧个地方都作祭司讲。总之,无人能够证明“hosi”一语,不能解作献祭,反而有许多人承认"hosi"一语,在士师记6:18-19是作献祭讲。否则人不会明白为什么在呈上饼与酒以后接上一句“他是至高上帝的祭司” 斐洛(Philo)明明承认麦基洗德献过祭,除他外,圣保罗和一切的教父们都一致承认麦基洗德是基督的预表,他的献祭是圣体的表像(参阅希伯来书7章)。
- 14:20 至高的上帝把敌人交在你手里,是应当称颂的!”亚伯兰就把所得的拿出十分之一来,给麦基洗德。
- 14:21 所多玛王对亚伯兰说:“你把人口给我,财物你自己拿去吧!”
有许多圣人惯以本节来呼求上帝,世上一切都可以不要,只求上帝赏赐他们能多救人的灵魂(如法兰西斯·撒勒爵和圣女特雷莎)。不过原文只说:要他拿去财物,不要他将人口带走。
- 14:22 亚伯兰对所多玛王说:“我已经向天地的主、至高的上帝耶和华起誓:
- 14:23 凡是你的东西,就是一根线、一根鞋带,我都不拿,免得你说:‘我使亚伯兰富足!’
- 14:24 只有仆人所吃的,并与我同行的亚乃、以实各、幔利所应得的份,可以任凭他们拿去。”
亚伯拉罕不接受所多玛王的财物,不仅是由于他的慷慨,也是因为他不顾意与有罪的人交往,他知道即使有了他们的财物,也富不了多少,我们知道他是如何相信上帝的祝福和应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