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篇 第6篇 概览

历来圣教会用为忏悔诗者,有七篇(诗篇6、32、38、51、102、130、143)。第六篇就是其中一篇,是大卫所写。写的什么时候,比较难以确定。根据古代学者称:诗篇6、32、38、51(拉丁文圣经为6、31、37、30)是大卫与乌利亚的妻子拔示巴犯罪之后,或者是大卫数点百姓人数之后所写得。这诗篇表现了圣王大卫真诚得忏悔,他犯了重罪,上帝施以重罚,最后圣王——象征所有罪人——终究得了上帝得宽恕。

  • 大卫的诗,交与伶长。用丝弦的乐器,调用第八。

调用第八,这种翻译不是很准确,如果翻译为调用低音应该更加确切。大概的意思是调用第八度,或者是用低音。

  • 6:1 耶和华啊,求你不要在怒中责备我,也不要在烈怒中惩罚我!
  • 6:2 耶和华啊,求你可怜我,因为我软弱。耶和华啊,求你医治我,因为我的骨头发战。
  • 6:3 我心也大大地惊惶。耶和华啊,你要到几时才救我呢?

这是一句在期待之中不耐烦得埋怨之语。好像时说,上帝你要耽延到什么时候呢?

  • 6:4 耶和华啊,求你转回搭救我!因你的慈爱拯救我。
  • 6:5 因为,在死地无人记念你,在阴间有谁称谢你?

在耶稣复活升天之前,没有谁升过天;并且旧约里面没有一篇论及人死后有什么遭遇的内容。因此,作者只是知道在现世能赞美称谢上帝,至于阴间如何?圣王却无从得知,是以他切愿继续生活辖区。阴间,原文为坑,或者是深坑。古代希伯来人认为这个地方是一个地下裂开的深坑,死者都在那里做他死亡的梦。圣王同时代的人们,对于身后的赏罚,以及肉身复活的概念,渐渐的有很明显的进步。到了《所罗门智训》和《玛喀比传》,这种观念就更加明显了。耶稣基督降生之后,人死后的状态,我们有更进一步的认识,耶稣亲自给我们描写了善人将来的住所是天国,所享受的天国的宴席,天国乃是父家——我们的故乡。

  • 6:6 我因唉哼而困乏;我每夜流泪,把床榻漂起,把褥子湿透。
ancient-israelite-house.png
上图:被掳巴比伦之前以色列人的房子示意图。人们把扁平的垫子铺在地上当床,所以可以夸张地说泪水「把床榻漂起」(诗六6)。
  • 6:7 我因忧愁眼睛干瘪,又因我一切的敌人眼睛昏花。
  • 6:8 你们一切作孽的人,离开我吧!因为耶和华听了我哀哭的声音。
  • 6:9 耶和华听了我的恳求;耶和华必收纳我的祷告。

9节所说痛苦已经过去,作者感到了上帝垂听了他的诉苦,因此,欢快的称颂上帝的仁慈。

  • 6:10 我的一切仇敌都必羞愧,大大惊惶;他们必要退后,忽然羞愧。
All rights reserved
Except where otherwise noted, content on this page is copyrigh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