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心的见证
“谁像我一样被朋友所嘲笑时,要呼吁上帝,上帝必将垂听他。”脆弱的心灵往往因善行而受到他人的赞誉时,就醉心于外在的欢乐,把内心所企望的置诸脑后,并完全愿意置身于他所听到的外在事物之中。他所喜欢的是人人称他有福,而非自己实际有福。由于他企图他人的称赞,便放弃了他所开始的工作。他为了那似乎使他因上帝而受到的赞美,便与上帝远离。
可是有时候,人灵恒心不断行善,却遭受他人的嘲笑;他作了令人惊奇的事,反而受到凌辱;他能够因他人的赞美而走出,却受辱而被迫回到他自己内。他在外边越不能找到安息之所,他便越将自己更坚强的建筑在上帝内。因为他全部的希望就在于造物主。身在嘲笑之中,祇有恳求内心的见证。人受苦时越远离他人的重视与支持,便越接近上帝。因此他热切的祈祷,在来自外面的压迫下,他更净化自己,以便更深入地领悟内心的事理。
因此,经上说得好:“谁像我一样被朋友所嘲笑时,要呼吁上帝,上帝必将垂听他。”因为当恶人责斥善人的灵魂时,便指示给善人:应寻找谁来作他们行为的见证。当善人的灵魂被打击而在祈祷中寻找支持的力量时,便在内心与上帝的慈善相结合:上帝垂听他,因为他被剥夺了身外的人的称赞。
但是要注意“像我一样”这插句是多么思想周到。因为有些人,受到他人讥笑的压迫,但是上帝却不垂听他们。因为他们是因犯罪而受人讥笑,显然地,这种讥笑,绝不能使他们立功劳。
“因为义人的诚朴受了讥笑。”世俗的明智是以阴谋遮盖内心,以言语掩饰感受,以假乱真,指真为假。
相反的,义人的明智并不以外表作伪饰,而以言语显示内心的感受;恰如其分的爱真理,避免虚伪;行善而不求报;宁愿忍受灾祸,而不伤害他人;受人凌辱,而不求报复;将为真理而受辱视作受益。然而就是义人的这种诚朴受人讥笑,因为此世的智者视诚朴之德为愚蠢。一切无瑕的行为,都毫无疑问地被他们视为荒唐;凡是真理所称许的行为,对血肉的智慧来说,都是愚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