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對聖公會感覺好奇,那麼,你就會了解到她有一本特殊的書——《公禱書》,因為是:Book of Common Prayer,縮寫為BCP,或者是Prayer Book。中文世界之中,也翻譯為《公禱文》等。
《公禱書》 根據題目,當你通過谷歌搜索的時候,你會發現大量的《公禱書》,並且是用年份來標記,例如1549年《公禱書》,1662年《公禱書》,1979年美國《公禱書》。那麼,哪一本《公禱書》是官方的《公禱書》呢?
如果你可以通過了解安立甘宗的歷史,並且自行研究公禱書,可以根據你的判斷來使用。在這裏假設,你參加的是持續安立甘教會,使用的是1928年美國《公禱書》。當你翻開《公禱書》的時候,你會發現目錄非常的豐富。並且會發現很複雜,我應該如何使用這本《公禱書》呢?
那麼,本指南就是為了解決這個問題,讓想要使用《公禱書》的人有足夠入門的信息。
注意,因為是中文介紹,因此,在這裏所使用的——即後面提及頁書的《公禱書)——是1928年美國《公禱書》的中譯版本,是1932年美國聖公會在上海所翻譯的《公禱文》,2018年「安立甘傳統事工」重排印刷版之版本。
如果想要獲得原版的PDF,可以訪問以下鏈接獲取:http://www.mammana.org/bcp/chinese/shanghai1932/。
什麼是《公禱書》? 簡而言之,《公禱書》是全世界聖公會教堂(包括普世聖公會和持續安立甘教會,只要其統緒可以追溯到英國國教的教堂)的綜合禮儀手冊。它塑造了聖公會的崇拜方式和信仰內涵。在近500年來,它也塑造了英語世界之中基督教崇拜的模式。
坎特伯雷大主教托馬斯·克蘭麥(Thomas Cranmer,1489-1556 年)是1549年第一本《公禱書》以及1552年修訂版的主要負責人。從第一本《公禱書》問世開始,後續的版本都是由教會的領導者集體制作與修訂。
第一本《公禱書》出版於1549年,並且於1552年、1559年、1604年和1662年進行了修訂。1662年《公禱書》至今是英國聖公會官方的祈禱書,並且成為後來後來普世安立甘教會之《公禱書》的典範。下面鏈接有全套1662年《公禱書》禮儀示範:https://www.pbs.org.uk/resources/videos/。
《公禱書》的內容 《公禱書》包含了安立甘宗之教堂內舉行的,幾乎所有的禮儀。這些包括:
日課祈禱:早禱文、晚禱文。 特別禮儀:大齋首日懺悔文 主日聖禮:施聖餐文 一生中舉行的禮儀:從洗禮、堅振、婚禮、葬禮。 派立禮儀:派立會吏/執事、會長/司鐸/神父、主教。 教會服務:為病人、為婦人產後感恩、授立牧正等。 通常《公禱書》還包括:
幫助你遵守禮儀年的説明。 隨時禱文和隨時謝文:為各種事項祈禱和感謝的禱文。 詩篇:包含完整的150篇詩篇,並且平均分為60份,每日早晚各誦讀一份。 教會問答:教授信仰基本知識。 經課表:讓閲讀者知道在上述服務之中所需要誦讀經文的文本,選擇經文段落在哪裏。 如何獲得《公禱書》? 對1549年第一本《公禱書》來説,它是相對於教會傳統祈禱內容的簡化!克蘭麥大主教借鑑現有的禮儀傳統和手冊,在1549年編訂第一本《公禱書》。它的目的是成為聖品人和平信徒一體化的資源。
由於,現在安立甘宗不僅僅是英國的國教,更是一個普世的大宗派,因此,《公禱書》也成為一個全球性的大家族,它們的共同根源是1549年《公禱書》。每一本《公禱書》都是有不同的故事和歷史。例如美國《公禱書》歷史和新西蘭《公禱書》之歷史是不一樣的。
美國的《公禱書》 從1549年第一本英文《公禱書》以來,安立甘宗的禮拜就根植於《公禱書》的傳統之中。第一本美國《公禱書》是在1789年由第一節美國聖公會總會批准。它是基於1786年試用的《公禱書》(Proposed Book of 1786)、1662年《公禱書》、1764年蘇格蘭聖餐禮規而編訂的。美國聖公會《公禱書》的修訂過程,產生了1789年、1892年、1928年和1979年版《公禱書》的出版。
之所以以蘇格蘭為參考之一,是因為美國聖公會的第一任主教撒母·耳西伯裏 (Samuel Seabury) 於1784年由蘇格蘭主教祝聖,因為英國國教要求其主教效忠王室,很顯然對於剛剛經歷過獨立戰爭的美國聖公會來説是不可接受的。因此,他們就尋找到了蘇格蘭的主教派立了美國聖公會的主教,那麼,要求就是要在美國聖公會的《公禱書》之中加入蘇格蘭《公禱書》的元素。因此,這種影響力持續存在,一直延續到現在的美國聖公會《公禱書》之中。關於公禱書的歷史,可以參考艾倫·雅各所寫的:The Book of Common Prayer: A Biography。
為什麼安立甘宗教友如此激烈地爭論關於《公禱書》? 一方面,安立甘的司鐸們認為爭論《公禱書》之版本是一件不好的事情。我們希望更多安立甘宗教友,能花更多的時間來擴展和豐富上帝的國度,而不是抨擊不同的《公禱書》。
但是,安立甘宗所堅持的:祈禱的律,就是信仰的律。拉丁文為:lex orandi, lex credendi。意思就是説,祈禱的法則,決定了信仰的法則,因此,祈禱內容很重要。
當基督徒聚集在一起祈禱的時候,他們使用的語言表現了他們的神學,同時也是塑造了他們的神學與生命。因此,對《公禱書》的關注是有充分的理由,並且要注意《公禱書》之細節的變化。因為這些修訂會影響後來之人的神學。
選擇哪一本公禱書? 這個取決於你的立場,是現代的,還是傳統的。如果是傳統的,按着出版的年份,一般是1662年BCP;如果是持續安立甘教會(安立甘公教會等)則是1928年美國《公禱書》,如果是普世聖公會,則是採用類似美國1979年《公禱書》。注意的是,在傳統上,日課部分被通稱為「日課經」(breviary),與用於聖餐禮儀的「彌撒經」(missal)相對應。公禱書,則是包含了這兩部分的內容,既有日課的祈禱,也有聖餐禮儀。
1662年《公禱書》 如果你追求安立甘最官方的《公禱書》,那麼1662年《公禱書》是一個最好的選擇。它仍舊是現在英國聖公會的官方《公禱書》。如果你想學習所有的公禱書,建議可以購買牛津經典版《公禱書》合集:1549、1559、1662(The Book of Common Prayer: The Texts of 1549, 1559, and 166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