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3日 聖革利免一世

11月23日 聖革利免一世 童貞女、殉道者,複式 入祭頌 賽 59、57 主説:我加給你的靈,傳給你的話,必不離你的口;你的燔祭和祭物,在我壇上必蒙悦納。詩 112:敬畏主,極喜愛祂的命令,這樣的人,就有福了。啓:但願榮耀…… 祝文 上帝阿,我們歡喜快樂的慶祝祢真福殉道者聖革利免主教;求祢大發慈悲,當我們紀念他天國誕辰之時,也能效法他為祢堅忍受苦的聖範。這都是靠着…… 書信載在真福使徒保羅致腓立比人書: 腓 3:17-4:3 弟兄們,你們要一同效法我,也當留意看那些效法我們榜樣的人。因為,我屢次告訴你們,現在又流淚告訴你們:許多人行事是基督十字架的仇敵。他們的結局就是滅亡。他們的神明是自己的肚腹;他們以自己的羞辱為光榮,專以地上的事為念。我們卻是天上的國民,並且等候救主,就是主耶穌基督從天上降臨。他要按着那能使萬有歸服自己的大能,把我們這卑賤的身體改變形狀,和他自己榮耀的身體相似。 我所親愛、所想念的弟兄們,你們就是我的喜樂,我的冠冕。我親愛的,你們應當靠主站立得穩。 我勸友阿蝶和循都基要在主裏同心。我也求你這真實同負一軛的,要幫助這兩個女人,因為她們在福音上曾與我、革利免和我其餘的同工一同勞苦,他們的名字都在生命冊上。 進階詠,詩 110:主從前起誓,絕不改變,説,祢照着麥基洗德的等次,永遠為祭司。啓:主對我主説,祢坐在我的右邊。 哈利路亞,哈利路亞。啓:這是一位主為他戴上冠冕的祭司。哈利路亞。 ✠福音載在使徒聖馬太福音: 腓 3:17-4:3 那時,耶穌對門徒説:所以,你們要警醒,因為不知道你們的主哪一天來到。你們要知道,一家的主人若知道晚上甚麼時候有賊來,就必警醒,不讓賊挖穿房屋。所以,你們也要預備,因為在你們想不到的時候,人子就來了。」 「那麼,誰是那忠心又精明的僕人,主人派他管理自己的家僕、按時分糧給他們的呢?主人來到,看見僕人這樣做,那僕人就有福了。我實在告訴你們,主人要派他管理所有的財產。 奉獻詠,詩 89:我的信實,我的恩賜,永不離他,他倚靠我的名,可以昂首。 秘禱祝文 主阿,我們懇求祢,聖化我們的獻祭,藉着祢真福殉道者革利免主教的代求,潔淨我們的一切罪惡污穢。這都是靠着…… 領主詠,太 24:主人來到,看見僕人這樣做,那僕人就有福了。我實在告訴你們,主人要派他管理所有的財產。 領聖餐後祝文 主,我們的上帝阿,祢以祢的聖體寶血養育了我們;我們懇求祢,正如我們以外在的虔誠慶祝了這奧跡,藉着祢真福殉道者革利免主教的代求,賞賜我們圓滿的救恩。這都是靠着…… 返回「聖日祝文書信福音」

November 22, 2024

11月22日 聖塞西莉亞

11月22日 聖塞西莉亞 童貞女、殉道者,複式 入祭頌 詩 119 我在列王面前講論主的法度,也不羞愧;我喜悦主的命令,只有這是我愛慕的。詩 119:行動正直,遵行主的律法,這樣的人就有福了。啓:但願榮耀…… 祝文 上帝啊,我們歡喜快樂地慶祝真福殉道童貞女聖塞西莉亞的週年慶節;我們懇求祢,當我們在禮儀中崇敬她時,也能效法她的虔誠生活的聖範。這都是靠着我主耶穌基督。主耶穌和聖父、聖靈,惟一上帝,一同永生,一同掌權,世世無盡。阿們。 借用便西拉智訓 51:9-12 主——我們的上帝,我從地上高聲懇求,祈求得以擺脱死亡。我呼求主,就是我主的父,在面對驕傲之人而無助時,在患難的日子,不要撇棄我。我要時常讚美你的名,並且要唱詩歌稱頌你。我的祈求得垂聽, 因為你拯救我不致滅亡,救我脱離邪惡的時代。因此我要稱頌你,讚美你,稱頌主——我們上帝的名。 進階詠,詩 45:女子,你要聽要想,也要側耳聽,王就喜歡你的美貌。啓:你光輝顯赫,勇往直前,所向無敵,統治為王。 哈利路亞,哈利路亞。啓,太 25:五個聰明的童女,拿了燈,又盛了油;半夜有人喊:看,新郎來了,你們出來迎接他,主基督。哈利路亞。 ✠福音載在使徒聖馬太福音 太 25:1-52 「那時,天國好比十個童女拿著燈出去迎接新郎。其中有五個是愚拙的,五個是聰明的。愚拙的拿著燈,卻沒有帶油;聰明的拿著燈,又盛了油在器皿裏。新郎遲延的時候,她們都打盹,睡著了。半夜有人喊:『看,新郎來了,你們出來迎接他。』那些童女就都起來挑亮她們的燈。愚拙的對聰明的説:『請分點油給我們,因為我們的燈要滅了。』聰明的回答:『恐怕不夠你我用的;你們還是自己到賣油的那裏去買吧。』她們去買的時候,新郎到了。那預備好了的,與他進去共赴婚宴,門就關了。其餘的童女隨後也來了,説:『主啊,主啊,給我們開門!』他卻回答:『我實在告訴你們,我不認識你們。』所以,你們要警醒,因為那日子,那時辰,你們不知道。」 奉獻詠,詩 45:童女被引到主前,陪伴的童女們都隨從她來,她們歡喜跳躍,引進王宮。 秘禱祝文 主阿,我們懇求祢,藉着真殉道童貞女塞西莉亞的代求,因這贖罪與讚頌之祭,使我們能在一切的事上堪受祢的慈悲與憐憫。這都是靠着…… 領主詠,詩 119:驕傲的人無故欺慢我,惟願他們羞愧,我只默唸主的誡命,守主法律,就不至於羞愧。 領聖餐後祝文 主阿,祢以天上的恩賜養育了祢的兒女,求祢慈悲的允准,藉着我們慶祝真福聖塞西莉亞的慶節,常能獲得她的代禱與安慰。這都是靠着…… 返回「聖日祝文書信福音」

November 21, 2024
Thoom/Shutterstock.

第2章 陳設品件(Appointments)

教堂內的陳設用物,可按經濟條件,盡量做到肅穆精美,引人入聖。因此,從古至今,教會都會選擇最上好的材質來製作聖堂內的陳設物品。例如,貴重金屬、寶石、貴重的紡織材料等等。 聖公會之教堂内,頗多傳統可從其陳設及用物中窺見。這裹逐一略述: 加拿大卡爾加里聖巴拿巴堂的祭壇。 一、聖壇(altar)或「聖餐桌」、「祭台」;拉丁文 altus意即「上、高」:是崇拜禮儀的中心所在。故把教堂的建築,說成用來放置聖壇以便行禮,亦未為過份。所以其位置亦較高。聖壇是綜合了桌子、墳基和祭壇三個傳統的作用。(西方有些教堂的聖壇内,更安置有聖者或先賢的遺骸。按尼西亞第二次大公會議的教會法,一個合法的祭壇上必須安置有聖髑。目前安立甘宗已經沒有如此要求。) 聖安波羅修大殿的祭壇華蓋,支撐的柱子可能是4世紀的,而紡織物則是可能是9、10世紀,或者可能是12世紀。 很多教堂的聖壇都座東向西,其上或有華蓋(canopy,目前新建聖堂已經非常少見有此設施),而壇座(predella 或 footplace)高出地面三級者亦較多見。增面(mensa)上刻有五個十架,分別位於中央及四角,是以紀念耶穌之五處傷痕(雙手雙足及肋旁)。 隨著禮儀更新運動,很多禮儀學者認為應讓會眾更多的參與禮儀之中,因此,近年較多設計把聖壇移至聖所中央,讓牧師面向會眾執行禮儀。但,對於禮儀保守者來說,祭壇應該靠牆,當聖職人員面向會眾的時候,是代表上帝宣布來自上帝的信息,而面向祭壇之時,則是代表會眾獻祭,因此,不應面向會眾舉祭。 至於聖壇的式樣與大小,需配合教堂建築物,所以是没有特定的尺寸,可容主禮者從容操作一切就行。大概高1米,深90釐米,長2.4米便十分夠用。壇的前幅一般刻有圖案或浮雕。 祭壇苦像 二、祭壇十字架(altar cross):祭壇上陳設十字架,是十六世紀後的習慣。較早期,偶然有些情況之下 ,把遊堂十架(processional cross)放在聖壇之後,以待崇拜完畢。今日也有把一些宗教象徵圖案或十架,懸空掛在聖壇之上。 彌撒聖祭開始時,侍從高舉遊堂十字架帶領行列入堂。 三、基督君王十架(Christus Rex):早期在聖壇上或所懸掛的十架,均是基督穿上祭披及頭戴冠冕,雙足不疊在一起的設計。 台灣聖公會聖約翰座堂,其上以基督君王十字架 四、苦架(crucifix 或 suffering cross):鑄有耶穌被釘時,赤身戴荊冠,腰纏碎布的形態。聖公會所用的十架,是不拘有没有耶穌的軀體的。而早期之十架是以金或銀鑲製成,還有些是嵌上寳石的。 五、燈燭:早期教會已在禮拜時燃燭,然此乃非必須品,因蠟燭在禮儀上並没有特殊的象徵。在中世紀以後,教會舉行崇拜時可以不用蠟燭,但亦有用上十六支、十八支至二十支之多。(但免用十七或十九支。)舉行聖餐時,在祭壇左右兩旁各點上一支蠟燭,稱為聖餐禮燭(eucharist lights);若由主教主持聖餐禮,亦可多點一支主教燭(bishop’s candle)。燭光當然也可象徵光明和犧牲。 其他蠟燭有: 照路燭(pavement lights):聖所内可左右各立一支蠟燭。多數放在聖壇附近。 逾越節蠟燭,現在更多稱呼為復活節蠟燭(paschal candle):是一支巨燭,燭身有五顆乳香釘,成十架形。這燭置於聖壇旁「福音側」;由復活節前一夜至五旬節,在行禮時燃著。亦可以於洗禮時移至洗禮盆前燃點。在将臨期,也可以移放在將臨期花環中心。 降臨期蠟燭(Advent candles):将臨期在聖所内,放置一花環,是用冬青葉繞成的,在縱横座標上共有四支紫色蠟燭。崇拜時,第一個主日點一支,第二個主日亮兩支,到第四週則四燭齊放亮。 七連燭台(menorah):乃猶太會堂遣跡。 黃銅材質的照路燭(pavement lights) 2024年,馬尼拉大教堂的復活節蠟燭。 會吏在復活節蠟燭邊上,詠唱「逾越頌」。 一般復活節蠟燭上有當年的年份,十字架,在十字架上釘上五個乳香釘,表示救主所受的神聖的五傷,同時,也是標記有希臘字母的第一個和最後一個字母,阿爾法(Α)和歐米茄(Ω)。 以復活節蠟燭祝聖聖水,這聖水被稱呼為五傷聖水。 降臨期蠟燭(Advent candles) 六、聖體龕(tabernacle):是一個小櫥,用以放置祝聖過而未用的餅和酒。這龕的位置是在聖壇中央,與教友距離最遠之處。如果聖壇是靠牆的,聖禮龕就靠牆了。龕前有門和帘,帘可以用白色的或配合教會節期颜色。 聖體龕 在祭壇上的聖體龕 七、聖體櫥(aumbry):作用與聖體龕相同,唯容積較大,是入牆櫥的設計,置在「福音側」。抹油禮用的聖油,也可以存放在於另一相同設計的櫥內。 八、祭壇上用的公禱書:是彌撒經的變相,放於彌撒經架 (missal stand)之上;行禮時才擺在聖壇之上,攤開該用之頁,或見書背面。否則放於供桌或別的地方(如法器室)。儲藏時,宜以書脊向下。在早晚時,公禱書不供在祭壇上。彌撒經架,有木質的,也有金屬材質的,甚至鑲嵌寶石等。 彌撒經架 九、供桌(credence table):原本是侧壇(side altar)的變相。聖餐所需之品件,如果不是必須預先放在壇上的,都會放在供桌上。主禮聖職人員慣從自己右方拿取各物,故此當聖職人員是背向會眾祝聖餅和酒時,供桌須放於「書信側」。供桌之面積應可容納放置各須用物件;行禮時,亦應有白色桌布舖著。 洛可可風格,精緻的供桌。 十、鮮花:並非禮儀的必須品。近人喜有鮮花在聖所内,以求美觀,增加生氣;但有些崇拜則對擺放花朵有所限制。容後陳述。 ...

November 21, 2024

11月21日 榮福童貞馬利亞奉獻日

11月21日 榮福童貞馬利亞奉獻日 大複式 除了以下祝文,其他經文取自「禮拜六特敬聖母彌撒(第五式)」。 祝文 上帝啊,今日榮福童貞女馬利亞被奉獻於聖殿,她是聖靈的居所,我們懇求你,藉著她的代禱,叫我們也能夠被獻上,堪當進入主榮耀的聖殿。這都是靠着我主耶穌基督。聖子和聖父、聖靈,三位一體的主,一同永生,一同掌權,惟一上帝,永世無盡。阿們。 誦唸信經。 念聖母序文,「在此終身童貞榮福馬利亞奉獻的慶辰」。 返回「安立甘彌撒經」

November 20, 2024

11月21日 榮福童貞馬利亞奉獻日

11月21日 榮福童貞馬利亞奉獻日 大複式 入祭頌 塞杜流作 萬福,至聖之母,你誕生了世世代代統治天地的君王,詩 45:我心裏有一好意思,要説出來,就是我為王做詩。 啓:但願榮耀歸於聖父…… 祝文 上帝啊,今日榮福童贞女马利亚被奉献于圣殿,她是圣灵的居所,我們懇求你,藉著她的代祷,叫我们也能够被献上,堪當进入主荣耀的圣殿。这都是靠着我主耶稣基督。聖子和聖父、聖靈,三位一體的主,一同永生,一同掌權,惟一上帝,永世無盡。阿們。 上帝啊,祢因至潔童貞女的生子而賜予全人類永生的賞報:我們懇求祢,使我們認識她代禱的助祐,藉着她,我們才配得生命之源。 主啊,我們懇求祢,仁慈地俯聽祢子民的祈禱,拯救祢的教會免於一切災禍和邪説,使教會在自由和平靜中事奉祢。這都是靠着…… 書信借用便西拉智訓: 便西拉智訓 24:9-12 他從起初未有世界以先就創造了我, 我必不滅末直到永遠。 我於聖幕中,在他之前事奉; 我也如此堅立於錫安山。 同樣,他使我在所愛的城安歇, 使我在耶路撒冷有權勢。 我在尊貴的民中, 就是在主的產業中紮根。 進階詠:童貞馬利亞,你是有福的,應受尊敬。你未損童貞,而成了我們救主的母親。 啓:上帝的童貞母親,整個世界都不能容納的那一位,屈尊居於你的胎中,為我們而成為人。 哈利路亞,哈利路亞。啓:童真上帝之母,你在生產以後仍是無玷童貞女,請為我們祈求。哈利路亞。 ✠福音載在使徒聖路加福音 路加福音 11:27-28 耶穌正説這些話的時候,眾人中間有一個女人高聲對他説:「懷你胎乳養你的有福了!」耶穌卻説:「更有福的是聽上帝的道而遵守的人!」 诵念信经。 奉獻頌,路 1:萬福,馬利亞,你充滿聖寵,主與你同在。你在婦女中應受讚頌。 秘禱祝文 主,我們懇求祢,因祢的仁慈和卒世童貞聖母的代求,悦納在祢面前所行的獻祭,使我們今生脱離一切的逆境,來世獲得永恆的平安。這都是靠着…… 主啊,我們懇求祢,因祢的慷慨仁慈,藉着終身童貞榮福馬利亞的代禱,使我們的這些祭品在祢的眼中得蒙悦納:使我們今生脱離一切逆境,來世獲得永恆的平安。 主,我們祈求祢,保護我們,祢的僕人,使我們牢牢把握住天上的事,使我們能在身體和靈魂內信實地事奉祢。這都是靠着…… 聖母序文:「在此終身童貞榮福馬利亞的特敬慶辰……」 領主頌:童貞馬利亞的胎是有福的,她誕生了永生聖父之子。 領聖餐後祝文 主啊,我們已經領受了我們得救的聖事;因特敬卒世童貞聖母馬利亞而奉獻於祢神聖尊威台前的禮物,求祢因她的代求,使我們的身體靈魂都蒙護佑。這都是靠着…… 主啊,我們祈求祢,願這聖餐洗淨我們一切罪惡的污點;因上帝之母榮福童貞馬利亞的代禱,使我們得到醫治,並獲得永生。 主,我們的上帝,我們懇求祢,祢已使我們領受了天上的福樂,求祢使我們得以靠着祢在世上的一切危難中得到保護。這都是靠着…… 返回「聖日祝文書信福音」

November 20, 2024
Thoom/Shutterstock.

第1章 教堂內的範圍

試就一間有傳統風格的教堂為例,由門口到聖壇的同地域,分述如下: 教堂示範圖 一、前廳(narthex)是正堂門口之前(有屋頂)的部分。司事招呼可在此歡迎會眾。過了大門,應保持肅靜。古時,未信者亦有在玄關處聽道之情形,此乃因襲猶太會堂「外邦人廊」的遺風。 二、門(正門):耶穌曾說過祂是門戶,故此有人以門作為主的表記。講究的教堂正門的門扉,有精美的雕刻。有些教堂將洗禮盆建於入門處。 三、放置長椅(pew)給會眾坐的叫正廳(nave)也叫前堂。堂内正中的通道(aisle),在崇拜開始後,儘量留予行禮使用:如上讀經台、領聖餐、奉獻等。遲到的會眾,應沿牆邊的通道行走。 nave 原出拉丁文navis(船之意);教會乃洪水中之方舟,普渡之慈航。 四、很多教堂的地基,作十字形。正堂兩側還有兩翼廊(或横廊 transept)。横貫兩翼間的地帶,叫川堂( crossing)。翼廊可能設有側殿(側堂 side chapel)。在地基上,如果兩翼間的長度,比正門到背壁(祭台所靠著的牆壁)的長度較短的,是拉丁十架式設計。如果縱橫長度相同的,叫希臘十架式。洗禮盆亦常設於翼廊。 五、聖職席(chancel)是司禱、主禮及詩班的座位所在,亦稱聖所。有時以通花木屏隔開。 六、至聖所(sanctuary 或 holy of holies)為聖壇所在。有欄桿隔開。近年,隨著禮儀更新運動的發展,將聖壇移到聖所的前方,詩班則坐在教堂最深處。一般教堂的設計,聖職席較地面高三級,至聖所又更高一級或三級。 七、聖所兩側的稱謂:教友面向聖壇時,左方稱為福音側(gospel side),在聖餐禮之時,主禮是在這側讀福音的;教友的右方稱為書信側(epistle side),平日早晚禱經課,及聖餐禮的書信,在這側讀出。 八、教堂最終的牆壁,有時為彩窗,亦有為幃幕。之上可能更有窗。這背壁( reredos)可以有浮雕、壁畫等設計。 九、在某種意義上,聖所與至聖所為禁區,非行禮者不能進入,故行禮時要攝影,則攝影者不得超越進入聖所。 拉丁十字架 希臘十字架 返回「聖所服務一助」

November 19, 2024
Thoom/Shutterstock.

聖所服務一助

本集合按李超源的《聖所服務一助》,文林出版社有限公司,1993年7月初版為底本,進行修訂,並且補充有關照片,圖片全部來自網絡。 第1章 教堂內的範圍 第2章 陳設品件(Appointments) 第3章 祭器(Vessels)

November 19, 2024

11月20日 聖愛德蒙

11月20日 聖愛德蒙 聖王、殉道者,複式 入祭頌 詩 21 主阿,義人因祢的大能歡喜,因祢的救恩快樂。他心裏所願的,祢都賞賜他。詩 21:祢迎接他,賜他厚福,將精金的冠冕,戴在他的頭上。啓:但願榮耀歸於…… 祝文 满有怜悯的上帝阿,祢赐予真福圣王埃德蒙恩典,使他能为主之圣名殉道而战胜仇敌:求祢怜悯祢祢的仆人,使我们藉着他的代祷,能克胜仇敌,制服敌人的诱惑。这都是靠着…… 书信借用所罗门智训: 所羅門智訓 10:10-14 主引導他走入正路、將上帝的國指示與他、使他明白聖事。在他困難之中使他家道寬裕、並且因著他的勤勞、得了許多的果實。有人因為貪婪就逼迫義人、主卻立在旁邊使他富足。主保護他脫離仇敵、使他在路上平安、不受埋伏。在角力的時候、使他得勝。這樣、他知道虔誠的能力高於一切。 當義人被賣的時候、主不離棄他、卻要救他不犯罪、並且與他同入監牢、不肯使他獨自受縲紲之苦、直到將治國的權柄交付他、制服那些逼迫他的人、證明毀謗他的人的錯謬、使他得著永遠的榮耀。 進階詠,詩 112:敬畏主,極喜愛祂的命令,這樣的人,就有福了。啓:他們的子孫,在世上必強盛,正直人的後裔,必定蒙福。 哈利路亞,哈利路亞。啓,诗 21:主啊,你將精金的冠冕,戴在他的頭上。哈利路亞。 ✠福音載在使徒聖馬太福音 太 10:34-42 那時,耶穌對門徒說:「你們不要以為我來是帶給地上和平,我來並不是帶來和平,而是刀劍。因為我來是要叫 『人與父親對立, 女兒與母親對立, 媳婦與婆婆對立。 人的仇敵就是自己家裏的人。』 愛父母勝過愛我的,不配作我的門徒;愛兒女勝過愛我的,不配作我的門徒。不背自己的十字架跟從我的,不配作我的門徒。得著性命的,要喪失性命;為我喪失性命的,要得著性命。」 「接納你們的就是接納我;接納我的就是接納差遣我來的那位。把先知當作先知接納的,必得先知的賞賜;把義人當作義人接納的,必得義人的賞賜。無論誰,只因門徒的名,就算把一杯涼水給這些小子中的一個喝,我實在告訴你們,他一定會得到賞賜。」 奉獻頌,詩 8:祢加增他尊貴榮耀,把祢手所創造的都歸他管理。 秘禱祝文 无所不能的上帝,我们恳求祢,怜悯垂顾这救赎的献祭,藉着真福殉道圣王埃德蒙的代祷,仁慈的接纳仆人们的献祭,并使之有益于我们。这都是靠着…… 領主頌,太 16:若有人要跟從我,就當捨己,背起自己的十字架來跟從我。 領聖餐後祝文 无所不能的上帝,我们祈求祢,使我们尽职的事奉蒙祢悦纳,藉着真福殉道圣王埃德蒙的代祷,使我们所领受的圣事有益于我们,使我们获得永生的赏赐。这都是靠着…… 返回「聖日祝文書信福音」

November 19, 2024

人人應知的公禱書歷史 第9章 第四本《公禱書》與《聖經·欽定本》

第9章 第四本《公禱書》與《聖經·欽定本》 珀西·迪尔默 一個問題有多個面向,當我們譴責一個問題在某一個方面破壞的行為時,我們可能不得不讚美它在另一方面所帶來的好處。因此,清教徒熱衷於他們所理解的《聖經》,對他們的讚揚不為過。事實上,英語《聖經》過去是、現在也是安立甘宗和不從國教者(Nonconformists)的共同基礎,是英國宗教改革的主要榮耀。格萊斯頓(Gladstone)寫道,「就我而言,我認為廣大基督徒自由使用聖經,不是為了爭論,也不是為了教條的準確性,更不是為了滿足理解力,而是為了它的奶和肉,屬靈的糧食——這是英國宗教改革不可否認的目標和成果。」 遺憾的是,我們不能在這裏長時間地討論這一重大問題,因為我們在這本書關注聖經的歷史,是因為聖經是《公禱書》的基石,也是它的基礎。關於這個問題更廣泛的方面,讓我們滿足於另一個摘錄——這次摘錄自一位偉大的德國曆史學家。多林格博士(Dr. Dollinger)説:「我相信,我們可以把英國相對於其他國家的優越性歸功於這樣一種情況:在那裏,每家每户都能找到《聖經》,而世界上沒有任何其他地方能做到這一點。可以説,它是家庭的守護者,如同家庭的壁爐1。 因此,當我們作為歷史學家回顧過去時,我們看到爭議之中雙方的優點。正是這些優點,使雙方得以生存;因為任何一方只有具備某些優點才能生存,而缺點不過是它攜帶的累贅。後人——經過一段時間後——能夠將優點與缺點分開,並從雙方而非僅從一方吸取所有值得擁有的東西。因此,世界確實在緩慢地增長智慧,學會避開邪惡並持守善良。在這一小段歷史中,我們可能會譴責愛德華六世統治時期那個小團伙強盜所做的惡行,清教主義的狹隘性,以及雙方的傲慢與刻薄,但清教主義為我們摧毀了古老而根深蒂固的邪惡,並幫助我們贏得了今天的自由;這種自由正是基督教世界的主要希望——超越人類傳統,回到我們主耶穌基督的樸素言辭和純潔榜樣之自由。 漢普頓宮廷會議 詹姆士(雅各)即位之後,清教徒們起草了一份改革請願書:千人奏書(Millenary Petition);因此,這位喜歡辯論勝過一切的君主,於1604年,在漢普頓宮召開了會議。清教徒針對各種人們所熟悉的細節提出了反對的意見,如:洗禮之中畫十字聖號、四角帽(square cap)、白罩衫(surplice,他們稱呼為埃及伊西斯女神的祭司所穿著的服飾)、婚戒、」司祭(priest)」這個稱呼、念及耶穌聖名時鞠躬致敬;同時,他們也不喜歡「三十九條」,因為「三十九條」沒有完全認可加爾文主義;他們希望禁止女人洗禮2;堅信禮應當被取消;婦女生產後感謝禮也應該被取消;聖餐前應該考核領餐者;禮拜過於冗長,應該刪減;教會頌歌和音樂方面應該有節制;主日不應該被褻瀆(即禁止一切世俗活動);教義應該明確,並且統一;除了這些,還有其他等等內容。其中一些的要求,尤其是一些所謂的整齊劃一的要求,確實是非常的糟糕,今天幾乎沒有人會為他們辯護:例如反對冗長的禮儀,這不過是為講道和即興開口禱告騰出空間,而實際上,講道和即興禱告本身是更加的冗長。 詹姆士一世(他非常的喜歡辯論)非常喜悦這次會議。在會議之後,他自己如此寫道:我們這兩天和清教徒們在這裏進行了如此盛大的爭論,這是聞所未聞的事情,我已經將他們打得落花流水⋯⋯他們從一個爭論點逃到另外一個爭論點,從來沒有直接回答過我,他們至死也是如此(拉丁文,ut est earum moris)!我們可以看到,雅各微笑的看著這羣可憐的辯論者,並且喃喃自語。但是,他們的退縮並沒有維持多久。 第四本《公禱書》 1604年2月,漢普頓宮廷會議結束後不到一個月,第四本《公禱書》或稱呼為詹姆士《公禱書》發行了。它並沒有包含非常重要的修訂,也因此幾乎不能滿足清教徒的要求;但與前兩本不同的是,它得到了教會會議的直接批准,教會會議在 1604 年的新教會法(Canons)之中要求使用它。 奧弗爾博士,1604年聖經修訂者之一。1607-1611年參與翻譯聖經,後擔任諾裏奇主教。 最重要新增的內容是第五部分的要理問答,這部分非常的充實,並且對聖禮作出了精彩的定義,據説這部分是由奧弗爾博士撰寫的。在總禱文的結束位置增加了「為皇室祈禱」——後來人們常常覺得這是讓日課變得冗長;又增加了求雨文、求晴文、求豐收文、求和平文、求免除瘟疫禱文。另一方面,為了討好那些不贊成女性施洗的清教徒,因此,私式聖洗禮僅限於「合法的聖品教士」舉行(嚴格的角度來説嗎,這個屬於並不排除在緊急的情況下,由平信徒施洗的可能性)。堅信禮,後加上了「按手禮(laying on of hands)」。在赦罪文(The Absolution)的標題下,加入了罪的赦免(Remission of sins)等字樣。清教徒曾要求廢除所有來自《次經》的經課(其中具有極高的價值和美學),作為妥協,稀奇古怪的歷史故事《比勒與大龍》和備受喜愛的浪漫故事《多比傳》被放棄了。 堅信禮標題 同年,1603年由議會起草的1604《教會法》(the Canons of 1604)得到了國家官方的批准。這些教會法宣佈將那些「誹謗」,或者拒絕使用《公禱書》的人,無論是清教徒還是羅馬教徒,都逐出教會。這教會法通過以下方面影響了我們的教會禮儀:在講道前必須有祈禱(Bidding Prayer),強制執行對耶穌聖名的恭敬,必須百分之百滿足法衣禮規(Ornaments Rubric)的最低要求:聖桌正面的帷子、潔淨的細麻布,祭披(cope)、白罩衫(surplice)、兜帽(hood)、聖帶(tippet or scarf)。 欽定本《聖經》 在漢普頓宮廷會議上,清教徒之博學領袖雷諾茲博士(Dr. Reynolds)提議修訂翻譯《聖經》。他這樣這樣的提議,無意之中成為對清教進行了最大的打擊;因為清教徒的根源與沃土正是1560年《聖經·日內瓦版》(the Geneva Bible,現在收藏家們稱之為the Breeches Bible),它是用現代字體,而不是黑體字印刷的,是英國人之中流行版本,而且充滿了加爾文註釋,並與加爾文主義的思想相結合,因此,到處傳播着日內瓦教師的教義。但是,在場的英國國教之人可能沒有想到這一事實,因此,對翻譯修訂新版本《聖經》的建議受到了冷遇。 創世記3:7之中,採用了「Breeches」這個詞,因此,用這個詞代稱這本聖經。 然而,有一個人滿腔熱情地接受了這一想法,這位就是國王本人,我們的英文《聖經》首先要歸功於他。是不是隻有他精明地認識到,1568年完成的不切實際《聖經·主教版》(Bishops’ Bible)永遠無法取代《聖經·日內瓦版》,除非有一個公正的《聖經》版本問世,否則清教主義將繼續蔓延?很可能是這樣的!因為我們有詹姆斯(雅各)自己的話,他憎恨《聖經·日內瓦版》,因為它的「註釋非常偏頗、不真實、具有煽動性,充滿了危險、叛國的思想」。他的學者們的本能也被激發出來,「因為他從未見過一本用英語翻譯得很好的《聖經》,但陛下認為《聖經·日內瓦版》是最糟糕的」。 詹姆士一世 會議結束後,詹姆士王列出了一份含有五十四位神學家的名單。需要指出的是,這些人中沒有一個是當時的主教,儘管有些人後來被派立為主教:事實上,《聖經·欽定本》的卓越之處要歸功於國王卓越的常識,因為他選擇人時,是看重他們的學識和能力,而不是他們的職位。這似乎是一個非常明顯的智慧:但值得注意的是,我們在二十世紀嘗試修訂《公禱書》時,卻忘記了這一點。詹姆士國王的五十四位神學家後來被縮減為「學識淵博、認真負責的四十七位人士」,他們為我們提供了書中之書,卡萊爾(Carlyle)説:「這本書具有這樣的特性,包括所有的特性,我們補充説,它是在永恆者的注視下寫成的;它的真誠就像非常的死亡,是人類靈魂通過字母文字發出的最真實的聲音」。 《聖經·欽定本》希伯來書頁面。 英文《聖經》和英文《祈禱書》一樣,都經歷了血的洗禮。丁道爾等人因翻譯、印刷或傳播《聖經》而殉道;如今,那些為丁道爾和克蘭麥哭泣的一代人離世之後,本應團結一致的英國人卻走向了內戰。然而,正是在這個充滿紛爭的時代,《聖經》之中的團結精神一度佔據上風。在牛津、劍橋和威斯敏斯特,在四十七位神學家開會的房間外,宗教人士們用精彩、尖酸刻薄和辱罵的小冊子相互毀謗;但在這些學術會議上,所有的敵對都被壓制,所有的分歧都被忽視: 以奧弗爾(Overall)和聖安德魯斯(St. Andrewes)為一方,雷諾茲和阿博特(Abbott)為另一方;四十七位神學家的工作如此和諧,甚至無法區分在三個不同地方工作的三個團隊:《聖經·欽定版》讀起來就像一位偉人的作品。 聖蘭斯洛特·安德魯斯 文體確實隨主題而變——猶太人的早期歷史和後期歷史,或約伯記和傳道書中崇高的詩意,或正典聖經和次經中簡潔的智慧書,以賽亞書的呼召和願望,耶利米的淚水,以西結的異象,小先知書的講道,福音書和使徒行傳的簡樸敘事,或是「書信中那些燦爛的段落,以及為啟示錄染上日落和日蝕色彩的色調」。然而,貫穿其中的是所謂的聖經韻律這一恆常的音樂。這些神學家們——本可以按照當時產生了約翰·多恩、彌爾頓、伯頓和托馬斯·布朗爵士的時代風格,為學者的書架打造一件文學珍品——卻拋開了當時流行的學究氣和矯飾,謙卑地坐在那些前輩的腳下。這些前輩曾在死亡的威脅下,以如此強烈的簡樸雕琢出生命之言。最終,他們創作出了一本書,它既是農夫的慰藉,又是我們最偉大作家的典範和靈感。 他們都是出色的學者。學者並不罕見,那確實是一個非常博學的時代。但那也是英國文學的偉大時代:當詹姆斯國王任命這些神學家時,莎士比亞剛滿四十歲(那是《奧賽羅》的年代,比《哈姆雷特》晚兩年);培根《隨筆集》的第二版在這些神學家完成工作幾個月後出版,而彌爾頓當時正處於他早熟童年的第四個年頭。如今,學者通常不是散文大師,而批判性與建設性天賦的結合——科學與藝術的結合——在今天幾乎聞所未聞,儘管博學的翻譯和精確的註釋已相當普遍,但大多數古代著作仍未被轉化為英語經典。英語聖經是個例外。我們根本不把它當作翻譯:我們視它為最偉大的英語經典之一,而事實上,它確實如此。 詹姆斯國王的四十七位神學家於1604年受命,1607年開始工作,並於1611年完成了《欽定版聖經》。當我們考慮他們的工作以及他們所追隨的早期大師典範——威克里夫、丁道爾、科弗代爾等人時;當我們思考這些人誠摯的勇氣、謙卑的信仰、堅韌的毅力,以及他們共同成果的不朽莊嚴時,我們只能說,如果聖經本身存在靈感的話,那麼那些翻譯聖經的人也同樣受到了靈感的啟發。 英文聖經所具有的特質,英文《公禱書》同樣擁有。那些贏得殉道者神聖地位的學者們,賦予了它同樣的靈感翻譯力量,並以他們的散文為其注入了魔力。因此,唯一配得上與英語聖經並列的書籍,就是這本《公禱書》。它在盎格魯-撒克遜民族心中贏得了僅次於聖經的地位,並且日復一日通過詩篇和經課集將聖經傳遞給民眾。 英文聖經版本 7-14世紀:翻譯的先鋒:凱德蒙(Caedmon)、比德(Bede)、埃爾弗里克(Ælfric)、肖勒姆(Shoreham)、羅爾(Rolle)等人。 1385年,威克里夫,中古英语手抄本,译自拉丁语。 1476 年,卡克斯顿(Caxton)将印刷术引入英國。 1525年,丁道爾,譯自希臘文德《新約》,以及譯自希伯來文的《摩西五經》和《約拿書》。 1535年,科弗代爾,第一本完整的英文印刷版聖經。譯自拉丁文和德文,但是以丁道爾翻譯版本為基礎。 1537年,《聖經·馬太版》:「馬太 「是一個筆名,也許代表丁道爾。 1537年,《聖經·大英版》(The Great Bible),科弗代爾,以 「馬太聖經」為基礎。第 2 版(1540 年)及其後的 5 個版本都有克蘭麥寫的序言。《公禱書》之中的「詩篇」就出自這一版本。 1539年,《聖經·塔弗納版》(Taverner’s Bible.)。發行量小,影響不大。是「馬太聖經」的修訂版。 1560年,《聖經·日內瓦版》(The Geneva Bible)。這部聖經在一個世紀內(即遠遠超過1611年的欽定本《聖經》)成為了流行的家用聖經,因為它是一本方便的卷冊,使用羅馬字體,並分為章節。它由日內瓦的宗教難民翻譯編制,因此,具有加爾文主義特點,但學術性強,對欽定版聖經有著極大的影響。 1568年,《聖經·主教版》。帕克大主教和其他主教對《聖經·大英版》的修訂。這是一本繁瑣的書,無法與《日內瓦聖經》相提並論,但卻是《聖經·欽定本》的基礎。 1609年,《聖經·杜埃版》(The Douai Bible)。羅馬天主教版本。新約聖經於1582年在蘭斯出版,舊約聖經於1609年在杜埃出版,根據拉丁文翻譯。 1611年,《聖經·欽定本》。以之前的所有翻譯為基礎,由威斯敏斯特、牛津和劍橋的六個委員會共同翻譯完成。 1881-1885年,《聖經·欽定本》修訂版。由教會人士和非教會人士組成的聯合委員會完成。該委員會並不滿足於現代學術所要求的更正,而是用一些糟糕的規則來束縛自己的手腳,最終產生了一個不如《聖經·欽定本》的修訂版,不過對於參考和研究還是很有價值的。 本章必須以陰鬱的氛圍結束。1637年,一本蘇格蘭《公禱書》在愛丁堡印刷,其中包含許多改進,並因清教徒的緣故作出了一些讓步。其最獨特的特徵源於蘇格蘭主教,羅斯的麥克斯韋爾(Maxwell of Ross)和鄧布蘭的韋德伯恩(Wedderburn of Dunblane)。查理一世對此表示贊同並施加了影響。大主教勞德曾希望將英格蘭《公禱書》引入蘇格蘭,而蘇格蘭《公禱書》的清教徒敵人通過將勞德的名字與之聯繫在一起,成功地損害了後者的聲譽。這本蘇格蘭《公禱書》後來對1662年英格蘭《公禱書》的最後修訂產生了相當大的影響,並注定要為我們帶來美麗的蘇格蘭禮儀和美國教會的禮儀。但它在1637年在蘇格蘭的引入卻成為了一場騷亂的導火索,隨後導致了主教制被推翻,因此這本書在那裏並沒有得到公平的試用。 ...

November 19, 2024

11月19日 匈牙利的聖伊麗莎白

11月20日 匈牙利的聖伊麗莎白 聖婦,複式 通用彌撒(二十二) 入祭頌 詩 119 主啊,我曉得祢的判斷是公義,祢叫我受苦,也待我誠實。我敬畏祢,身體戰戰兢兢,祢的判斷,我頂懼怕。詩 119:行動正直,遵行主的律法,這樣的人,就有福了。啓:但願榮耀歸於聖父…… 祝文 求慈悲的主施恩,光照我们的心,因着蒙福的圣伊丽莎白的代求,叫我们轻看属世的荣华,以永恒属天的安慰而喜乐。这都是靠着我主耶稣基督。主耶稣和圣父、圣灵,惟一上帝,一同永生,一同掌权,世世无尽。阿们。 書信借用箴言: 箴 31:10-31 才德的婦人誰能得着呢? 她的價值遠勝過寶石。 她丈夫心裏信賴她, 必不缺少利益; 她終其一生, 使丈夫有益無損。 她尋找羊毛和麻, 歡喜用手做工。 她好像商船, 從遠方運來糧食, 未到黎明她就起來, 把食物分給家中的人, 將當做的工分派女僕。 她想得田地,就去買來, 用手中的成果栽葡萄園。 她以能力束腰, 使膀臂有力。 她覺得自己獲利不錯, 她的燈終夜不滅。 她伸手拿捲線桿, 她的手掌把住紡車。 她張手賙濟困苦人, 伸手幫助貧窮人。 她不因下雪為家裏的人擔心, 因為全家都穿上朱紅衣服。 她為自己製作被單, 她的衣服是細麻和紫色布做的。 她丈夫在城門口與本地的長老同坐, 為人所認識。 她做細麻布衣裳來賣, 又將腰帶賣給商家。 能力和威儀是她的衣服, 她想到日後的景況就喜笑。 她開口就發智慧, 她舌上有仁慈的教誨。 她管理家務, 並不吃閒飯。 她的兒女起來稱她有福, 她的丈夫也稱讚她: 「才德的女子很多, 惟獨你超過一切。」 魅力是虛假的,美貌是虛浮的; 惟敬畏耶和華的婦女必得稱讚。 她手中的成果你們要賞給她, 願她的工作在城門口榮耀她。 ...

November 18,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