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9日 羅馬的聖法蘭西絲

3月9日 羅馬的聖法蘭西絲 3月9日 羅馬的聖法蘭西絲 聖婦,複式 除了以下祝文外,其餘經文全部取自“通用彌撒(二十二)非殉道聖婦”。 祝文 上帝,祢在赐予主的真福婢女法兰西丝的所有恩赐中,特别赐予她与天使亲切交谈的殊宠。我们恳求主,使我们因她的代祷,也能在主的天国里与天使为伴。这都是靠着我主耶稣基督。主耶稣和圣父、圣灵,惟一上帝,一同永生,一同掌权,世世无尽。阿们。 返回「安立甘彌撒經」

March 7, 2025

3月7日 聖托馬斯·阿奎納

3月7日 聖托馬斯·阿奎納 3月7日 聖托馬斯·阿奎納 精修者、教會聖師,複式 除了以下祝文與書信之外,其餘全部經文取自“通用彌撒(十三)教會聖師”。 祝文 上帝藉著真福精修者聖托馬斯的奇妙學識光照了教會,並以他聖潔生活使主的教會昌盛昌盛蕃衍;懇求主使我們能正確理解他所教導的教義,並且在一切事上效法他生活的典範。這都是靠著…… 在大齋期內,非修院彌撒之中,應紀念大齋期平日,最後的福音唸平日福音。 書信借用所羅門智訓: 所羅門智訓 7:7-14 因此我祈禱,就得賜聰明給我;我呼求,就有智慧的靈臨到我。我寧要智慧,不要權杖和寶座;財富與智慧相比,是分文不值。我也不用無價的寶石與她比較,因一切黃金在她看只是一粒沙,銀子在她面前不過是一撮泥土。我愛她超過健康和美麗,揀選她而不要光明,因她發出的光輝不會熄滅。一切美物與智慧同時臨到我;在她手中有不能數算的財富。我為一切美物歡樂,因為智慧統領它們;但我不知道智慧就是它們的母親。我用真誠學習,灑脫地分享,沒有隱藏智慧的豐富。因為她是人永不枯竭的寶庫;獲取她的人與上帝建立友誼,因著她被稱揚,藉教誨得獎賞。 返回「安立甘彌撒經」

March 7, 2025

3月6日 殉道者聖普伯度和聖費莉希蒂

3月6日 殉道者聖普伯度和聖費莉希蒂 3月6日 殉道者聖普伯度和聖費莉希蒂 殉道者,複式 在大齋期內,非修院彌撒之中,應紀念大齋期平日,最後的福音唸平日福音。 除了以下領聖餐後祝文外,所有經文取自“通用彌撒(二十一)聖婦通用彌撒”: 主以這奧妙的聖事,使我們充滿屬靈之恩與喜樂;懇求主使我們藉著主的真福殉道者聖普伯度和聖費莉希蒂的代禱,獲得我們今世舉行的奧蹟之中所含有的屬靈益處。這都是靠著⋯⋯ 返回「安立甘彌撒經」

March 6, 2025

封齋時期

一、大齋期的奧蹟 耶穌依照人類元首的身份,向人類的仇敵——撒但開戰交綏,因牠不斷地設法引誘人與牠一致反抗上帝。耶穌用出于愛上帝的順命,當作武器,攻擊魔鬼;正仗賴這個順命之德,他對于人們的抗命,予以適當的補償,同時,又把他們從魔鬼的奴役中救贖出來。在救世主與號稱“世界的王”——魔鬼——的戰爭之中,我們能用下列的三個局面用來分析: (一)耶穌在曠野中,四十天祈禱與守齋。他受着及克勝了用盡種種試探的魔鬼的攻擊(路 4:13)。 (二)經二年至三年的時間,耶解宣講天國。在這宣講中,由于申斥有些猶太人的不正的行為,與他們變本加厲的反對,因而彼此起了衝突。如此浙漸的,對耶穌積成了由撒所發動的死仇。結果,他的仇人們决定殺祂,為停止他的影響力。他們認為若不將耶穌置于死地,必不能終止由他宣講所引起的擾亂,因而便把强有力的羅馬人所將起的干涉,與對猶太民族的危害,作為不得不殺祂的藉口。 (三)最後到了基督死在十字架上的日期。在這個時間,世界的王——魔鬼,由于把上帝所差遣來救贖人類的救主,使祂被殺于那罪人的手中,自以為戰勝了祂。至于祂的全體門徒,連他的使徒及聖彼得,對祂也都起了反感。因當時他們還没有領會到,他們的師傅是該以受苦受難而救贖世界的。但其實這個時刻,正是耶穌自己已經屢次提及的,為祂所渴望而稱為「祂的時候」的。他完成了祂來到世界上應作的事,正在這個時刻,祂藉自己的獻祭,顯揚祂的聖父和拯救世界也正在道個時刻。他以自願替人來犧牲自己的,以自己的死亡,贖了我們的罪愆,為我們獲得了赦免,並且擺脫了在我們身上一切的霸權。他在瀕死斷氣的一刹那,從祂的口中也説出“成了”兩字,便是指的他的工程完成的意義。為證明這個完成,他在死後第三日早晨,如祂先前所預言的,從死者中自己復活了。 耶穌欲使萬世萬國的人,都能享獲獻祭的果效,在祂受難的前夕,又建立了聖體聖事。這樣,他的獻祭經教會而永續于普世,人們便能以聖事的方式結合于這聖祭之中,並能把這聖祭的果效,憑藉领聖體而收獲。特别的,從這聖祭中,他們汲取一種勇力,以隨從基督于他勝利的戰爭;同時在這聖祭中,他們又顯揚上帝:因祂藉着救主基督,從魔鬼,罪惡及死亡之中解放了他們。 二、大齋期的基督化生活 什麽是大齋期应行的事?在這時期内,整個戰爭教會的所有成員該振作精神,為與基督結合之下,更努力與更勇敢進行反罪恶的奮門。這個奮門的目的,便是便用基督為我們所獲得的自由,為聽從,崇拜及服事唯一的上帝,因唯獨祂是我們的主宰。至于我們用以奮門的武器有三:一,祈禱,二,苦行,三,愛德。 (一)祈禱:唯獨上帝能保證我們勝利的,所以祈禱的活動,無非向呼求援助,為戰勝罪恶的神。因此,我們第一件要事,便是祈禱;大齋期内我們的祈禱,是有罪的人向救主的祈禱,是謙抑與信任的祈禱。我們特别該向基督呼求的,是他的聖神來光照我們的心,為使我們更能明白祂的救洪恩,並度一種被救贖者应有的自由生活。 (二)苦行:在大齋期的彌撒中,我們常把贖罪與改恶所須行的克苦工作,獻給上帝。為實行這克苦的工作,聖教自古即定有守齋的傳統辦法。為了現今環境的不同,聖教對守齋的嚴酷性,大為减輕,這固然是適感時勢的措置。但克苦工作的需要,却絕對依然存在:人若不棄絕编好,便不能管束自己的肉身,人若不與受苦受難的基督契合,便不能度真正的基督化生活。聖教期望于我們的,是想要现代的信友們,依照各人的能力,與上帝聖寵的靈感,自行選擇克苦的工作,為補償傳統性守齋律的廢弛。推而言之,在大齋期彌撒的經文中,每提及大齋或小齋之處,便一律該適用于各種自選的克苦工作。 (三)愛德:此處所說的,特地是指具有工作表現的友愛,包括神形哀矜,互相寛恕與諒解等。在大齋期内,一切的基督徒該加强履行友愛的各種工作,這也是聖教具有悠久歷史的規定。要知道我們所以能享基督巴斯卦(逾越的意思,指的是復活節)勝利上的利益,並非由于隔離團體的個人立場,却是以聖教肢體之名義的啊。為此,大齋期又策動圍繞基督的一般信徒,在深切與真實的愛德之中,加緊聯繫合一。倘我們能這樣實行上述的愛德,便是使我們有效地慶祝巴斯卦奥蹟的優息條件。 三、大齋期禮節與歷史概念 (一)大齋期彌撒及集合祈禱 大齋期的禮節,集中于每日的彌撒。在昔的時候,羅馬的神職界及信衆陪同教宗,每日舉行巡遊禮于羅馬較大的聖堂,為莊嚴地慶祝彌撒的聖祭。現今在整個禮節年度内,這大齋期依然享有唯一的持典,卽每日仍有集合祈禱及專用彌撒。信友們在可能範内,對這普世教會的法定禮儀,自然有闕心和參加的必要。為與救主基督更密切和更有效的結合,正該将我們内心的準備與祈禱,與教会速合一致持别的,在這些逐日的彌撒中,教會把準備善遇活節所需要的種種屬靈糧食,提供我們。 一、上帝聖言的屬靈糧食:在彌撒的開端,教會便把聖經的主要段落,叫我們誦讀。在昔教會以這樣的方法,凖備望教者到復活節領受洗禮;至于現今,她却給一般已領洗的,唤起領洗時所發的誓願,同時,她以凖備我們在復活節重發這個誓願,使我們多沾復活的恩寵。 二、聖教叫我們聽了上帝的聖言以後,在彌撒中,又施與我們基督的聖體,即屬靈生命的真糧。在這聖體聖事中,我們汲取强化心靈的神糧,並賦于我們一種勇力的奇異之滋養;我們若得了這種勇力,便能把領洗時所開始趨向上帝的路程,在我們生活的遇程中,賡續進行弗替。關于這事的證明,在大齋第一主日禮拜三的書信之中,我們有極明顯的象徵:先知以利亞一吃了由天使送來的餅,立即覺着精神飽满,興奮地趕了四十天的路程,跑到了何烈山;同樣的,聖體的屬靈糧食能給基督徒一種屬靈的力量,使他在趨向上帝的途中,克勝一切的阻礙而達到祂的所在。 在大齋期内,我們該盡量設法,參與逐日的彌撒,並以信從基督的聖訓及領他的聖體,凖備我們善度復活聖節。要知道聖教為助我們善過復活節,費心費力,無微不至,没有再比她更操心的了。所以我們該在她慈悲母性的指導之下,進行妥善的凖備,使到了復活節時,用公開及莊嚴的行動,適宜地重發聖洗的誓願(奉事唯一的主——上帝),並在這同樣的精神中,善領復活節的聖體。 (二)望教者與懺悔者 由于大齋期的彌撒,保有古時教會對于望教者及懺悔者成例的遺跡,具有該成例的撮要概念,實為一個十分緊要的事。的確,大齋期彌撒的經文往往所採選的,是適合望教者與懺悔者的。如果不瞭解闗于望教者和懺悔者在這些彌撒所具有的部分,便無法明白這些彌撒的構造了。 望敎者:古時聖洗聖事是在復活節施行的,因而大齋期為望教者是最後凖備的時間,為他們彷彿是加强操隱居與嚴酷生活的退省神工。在集合析禱的會聚時,給他們複習要理,注意教導他們及為他們祈禱;在若干較為莊嚴的日期内,給他們開始施行凖備性的典禮。特别在號稱「審查」特殊的集會中,給他們經一番測驗以後,有一位會長便向他們宣讀驅魔的經文,教會用這些經文,迫令魔鬼退避並給聖靈居住在其中。在舉行「大審查」的遏程中,又施行一個大儀式,名叫「啟發望教者」:念完書信後,有四位六品執着四本福音,並由執燭臺者陪同着,站在祭臺的四角,每位按次唱每部福音的開端,並每次唱後,繼由主教講解幾句,正在這時,有一位會長用唾沫抹着望教者的耳朵,同時說:「以法大」就是「開了吧!」後來,經傳授這福音以後,便給望教者講解使徒信經及主禱文。 教會把這些凖備性的儀式,至少有一部份仍敬愛地保持着,惟現今在授洗的典禮中,這些儀式是包括一起相繼施行,以代過去大齋期内所分攤舉行的。 懺悔者:除望教者外,有所謂公開的懺悔者,在大齋期的禮節中,也有特殊的立場。在當初之時,凡犯重大及公開遏愆的罪人,便公開地受聖教的絕罰。在大齋期内,他們該盡行一種公開的補贖,為能到設立聖餐日時,在一種極莊嚴的儀式中,向聖教重修舊好而歸她的懷抱。在大齋首日(聖灰禮拜三)上午,他們前來列在一位執行聖禮的會長跟前;便由這位會長把灰放在他們頭上,並祝聖苦衣給他們在大齋期内穿着,以作痛悔的服装。後把他們打發到堂外;在整個的大齋期中,不准他們參與信友部份的彌撒。直至設立聖餐日為止,經公開地赦免後,重新許可領主的聖體。 附註:從七旬主日起,行祭的會長已穿表示補意義的紫色祭衣,也不念榮歸主頌及哈利路亞。在本節期内,凡有關於嚴酷生活的表記,都行加重:不用大風琴,五六品穿摺叠的祭衣,以代替五六品的禮服。「領聖餐後祝文」後,又加念「為教友誦」,它的開始的話,是“請大家向上帝俯首”。 返回「安立甘彌撒經」

March 6, 2025

大齋首日

大齋首日 通稱“聖灰禮拜三” 一等特權平日 在彌撒之前,應用去年祝聖後的聖枝製成聖灰,祝聖聖灰的方式如下: § 日課之後,會長穿紫色圓氅衣(Cope),或不穿祭披(Chasuble,輔禮人員也應如此),聖灰置於在器皿之中,放在祭台上。首先,詩班詠唱以下對經: 詩篇 69 上帝阿,按著祢豐盛的慈愛,用祢施救的誠實,應允我,拯救我。 詩 69:上帝阿,求祢救我,因為有水流來,將要傷我的性命。 啓:但願榮耀歸於聖父⋯⋯ 然後重複對經:“上帝阿,按著⋯⋯”。 會長站在書信側,不轉向會眾,雙手合掌(在之後所有祝文中都應如此),唸: 啓:願主與你們同在。 應:願主與你的心靈同在。 祝文一 我們要禱告。 無所不能永生的上帝,求主對於作補贖的,予以寬恕,對於向主哀禱的,予以垂允。祈求主差遣主的聖天使從天降臨,將再次的灰燼降✠福,祝✠聖,務使此灰對謙恭呼籲主之聖名的人,自認自訟已罪之人,以及在主仁慈臺前痛哭自己過惡之人,或懇切呼求主的溫良寬仁之人,成為有屬靈益處的良藥。我們再求主開恩,藉著主至聖之名的呼籲,使凡塗抹此聖灰以求免罪孽的,都能得到肉身的健康和靈魂的安寧。這都是靠著我主耶穌基督。 應:阿們。 祝文二 我們要禱告。 上帝是不願意罪人死亡,卻望他們悔改的。求主至仁慈地垂顧人性的脆弱,靠著主的仁愛,將我們所準備撒在頭上,藉以表示卑微,並以求得寬赦的這些灰燼,恩予降✠福。我們自知是塵土,更因罪有應得,而終將歸於塵土,希望領了聖灰,堪當得到諸罪的赦免,及為悔改之人所許下的一切賞賜。這都是靠著主耶穌基督。 應:阿們。 祝文三 我們要禱告。 上帝見人發謙遜,就動了慈心,見人作補贖,就息了義怒。求主仁慈的側耳傾聽我們的祈禱,並對於主的這些僕人們,頭上撒了灰燼之後,將主降福的恩澤慨然降下:望他們的心中能充滿真誠的悔改,且得到他們正當的所求,且能對於所求得的,長久保存,至終無損。這都是靠著我主耶穌基督。 應:阿們。 祝文四 我們要禱告。 無所不能永生的上帝,當日尼尼微人披麻蒙灰,作了補贖,主就賜下寬免,救治了他們。我們現在主開恩,使我們也能效法他們的苦行,而同樣蒙受主的饒恕。這都是靠著我主耶穌基督。 應:阿們。 § 會長將香放入香爐,然後向聖灰灑聖水三次,同時唸對經:“求祢用牛膝草潔淨我,我就乾淨,洗滌我,我就比雪更白”,不詠唱,也不唸詩篇;然後向聖灰奉香三次。 然後,在場的一位會長應走近祭台,將聖灰撒在司祭的頭上,司祭不用屈膝。若無其他會長在場,司祭本人應在祭台前跪下,自行把聖灰撒在自己頭上,不唸任何內容;然後詩班立即詠唱對經: 對經一:我們當撕裂衣服,披麻蒙灰,禁食哭泣、在主前哀號;因為我們的上帝有憐憫,寬赦我們的諸罪。(約珥書 2:13) 對經二:事奉主的諸祭司,要在走廊和祭壇間哭泣,說:「主啊,求你顧惜你的百姓!主啊!不要塞住讚美主之人的口唇。(約珥書 2:17,以斯帖補編 丙:8) 隨後唸以下對答詞。 啓:我們當改正由於冒昧所犯的諸罪,怕未想到的死期忽然到來,我們才找做補贖的時間而勢已無暇。 應:求主仁慈垂顧憐恤;因為我們曾獲罪於祢。(約珥書 2) 啓:上帝我們的救主阿,因主聖名的榮耀,幫助我們,因主的名,赦免我們的罪。(詩篇 79) 應:求主仁慈垂顧憐恤;因為我們曾獲罪於祢。 ...

March 5, 2025

大齋首日後禮拜四

大齋首日後禮拜四 集合祈禱於聖喬治堂 入祭頌 詩 55 只有我向上帝求告,主必拯救我,脫離攻我的戰鬥。上帝萬古為王,聽我禱告,就降禍與他們。你將你所擔當的事託付主,祂必扶持你。詩 55:主阿,求祢側耳聽我的禱告,我懇求的時候,求祢莫隱藏。求祢俯聽我,應允我。啓:但願榮耀歸於聖父⋯⋯ 祝文 上帝向悖逆之人發義怒,卻施恩悔改之人;懇求主垂主子民的呼求,使我们虽罪该承受主怒中的责罚,却蒙主的大慈大悲获得赦免。這都是靠著⋯⋯ 季節祝文見大齋首日。 書信借用先知以賽亞書: 賽 38:1-6 那些日子,希西家病得要死,亞摩斯的兒子以賽亞先知來見他,對他說:「耶和華如此說:『你當留遺囑給你的家,因為你必死,不能活了。』」希西家就轉臉朝牆,向耶和華禱告,說:「耶和華啊,求你記念我在你面前怎樣存完全的心,按誠實行事,又做你眼中看為善的事。」希西家就痛哭。耶和華的話臨到以賽亞說:「你去告訴希西家說,耶和華-你祖先大衛的上帝如此說:『我聽見了你的禱告,看見了你的眼淚。看哪,我必加添你十五年的壽數;我要救你和這城脫離亞述王的手,也要保護這城。』 升階詠,詩 55:你將你所擔當的事託付主,祂必扶持你。啓:只有我向上帝求告,祂必俯聽我的聲音。祂救贖我的性命脫離攻我的戰鬥。 ✠聖福音載在傳福音使徒聖馬太福音: 太 8:5-13 耶穌進了迦百農,有一個百夫長進前來,求他,說:「主啊,我的僮僕癱瘓了,躺在家裏,非常痛苦。」耶穌說:「我去醫治他。」百夫長回答:「主啊,你到舍下來,我不敢當;只要你說一句話,我的僮僕就會痊癒。因為我在人的權下,也有兵在我以下。我對這個說:『去!』他就去;對那個說:『來!』他就來;對我的僕人說:『做這事!』他就去做。」耶穌聽了就很驚訝,對跟從的人說:「我實在告訴你們,這麼大的信心,就是在以色列,我也沒有見過。我又告訴你們,從東從西,將有許多人來,在天國裏與亞伯拉罕、以撒、雅各一同坐席;本國的子民反而被趕到外邊黑暗裏去,在那裏要哀哭切齒了。」耶穌對百夫長說:「你回去吧!照你的信心成全你了。」就在那時,他的僮僕好了。 奉獻頌,詩 25:主阿,我心里仰望主。我上帝,我倚靠主,求主莫叫我羞愧,莫叫我的仇敌,因为胜了我快乐。一切仰望主的,必不羞愧,惟无故背叛主的必招羞愧。 秘禱祝文 懇求主,以主的慈心悅納我們的獻祭,使我們在虔誠上有所增長,並獲得永恆的救恩。這都是靠著⋯⋯ 領主頌,詩 51:主必悅納人用虔誠獻的祭物和燔祭,並焚牲的祭獻在祢的壇上。 領聖餐後祝文 主恩賜我們領受天恩福澤,使我們在此聖事之中所給予我們恩許,能在我們身上實現,並且使我們獲得永恆的救恩。這都是靠著⋯⋯ 為教友誦:我們要禱告。請大家向上帝俯首。 祝文 求主寬恕、寬恕主的子民:使他們因自己的過犯而受到相當的懲罰之人,能因著主慈悲的赦免而得安慰。這都是靠著⋯⋯ 返回「安立甘彌撒經」

March 5, 2025

2025年3月2日 五旬主日(紀念聖查德主教)

2025年3月2日 五旬主日(紀念聖查德主教) 五旬主日 紀念聖查德主教 入祭頌 詩 31 保護我像磐石,庇佑我如保障,將我拯救,祢原是我的靠山,我的保障,求祢為祢的名引導我。詩31:主啊,我倚靠祢,求祢叫我總不羞愧,用祢的公義拯救我。啓:但願榮耀歸於聖父…… 祝文 主啊!主曾教訓我們凡事若沒有愛,就沒有益處,人若沒有愛在主前雖生猶死。愛德是和平的根源,萬德的總綱。所以求主賜聖靈將那至寶的愛德,充滿我們的心。這都是靠著…… 无所不能无始无终的上帝,我们欢喜快乐地纪念蒙福的传道者和主教查德,恳求主大发慈悲,使我們在此虔誠敬禮他的人,因他的代禱,医治我们的身体和灵魂,叫我们获得永生。这都是靠着⋯⋯ 書信載在使徒聖保羅致哥林多人前書: 林前 13:1-13 弟兄們,我若能說人間的方言,甚至天使的語言,卻沒有愛,我就成為鳴的鑼、響的鈸一般。我若有先知講道的能力,也明白各樣的奧祕,各樣的知識,而且有齊備的信心,使我能夠移山,卻沒有愛,我就算不了甚麼。我若將所有的財產救濟窮人,又犧牲自己的身體讓人誇讚,卻沒有愛,仍然對我無益。 愛是恆久忍耐;又有恩慈;愛是不嫉妒;愛是不自誇,不張狂,不做害羞的事,不求自己的益處,不輕易發怒,不計算人的惡,不喜歡不義,只喜歡真理;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 愛是永不止息。先知講道之能終必歸於無有;說方言之能終必停止;知識也終必歸於無有。我們現在所知道的有限,先知所講的也有限,等那完全的來到,這有限的必消逝。我作孩子的時候,說話像孩子,心思像孩子,意念像孩子;既長大成人,就把孩子的事丟棄了。我們現在是對著鏡子觀看,模糊不清;到那時,就要面對面了。我如今所認識的有限,到那時就全認識,如同主認識我一樣。 如今常存的有信,有望,有愛這三樣,其中最大的是愛。 進階詠 詩77:祢是做奇事的上帝,從前把大能明明的告示各邦。 啓:祢用臂膀的力量,贖了子民,就是雅各和約瑟的後代。 連唱詠,詩100:普天下人,都當向主歡呼,欣然事奉主。 啓:到祂面前,歡樂唱詩。應當知道惟獨主是上帝。啓:創造我們的就是祂,我們並不是自造的,是祂的子民,是祂所牧的羊。 ✠福音載在傳福音聖路加福音: 路 18:31-43 那時,耶穌把十二使徒帶到一邊,對他們說:「看哪,我們上耶路撒冷去,先知所寫的一切事都要成就在人子身上。他將被交給外邦人;他們要戲弄他,凌辱他,向他吐唾沫,並要鞭打他,殺害他;第三天他要復活。」這些事門徒一點也不明白,這話的意思對他們是隱藏的;他們不知道所說的是甚麼。 耶穌將近耶利哥的時候,有一個盲人坐在路旁討飯。他聽見許多人經過,就問是甚麼事。他們告訴他,是拿撒勒人耶穌經過。他就呼叫說:「大衛之子耶穌啊,可憐我吧!」在前頭走的人就責備他,不許他作聲,他卻越發喊叫:「大衛之子啊,可憐我吧!」耶穌就站住,吩咐把他領過來,他到了跟前,就問他:「你要我為你做甚麼?」他說:「主啊,我要能看見。」耶穌對他說:「你看見吧!你的信救了你。」那盲人立刻看得見了,就跟隨耶穌,一路歸榮耀給上帝。眾人看見這事,也都讚美上帝。 誦唸信經。 奉獻頌,詩119:主啊,惟願祢受讚美,求祢把祢的典章指示我。我用口唇傳說,祢口中的一切律法。 秘禱祝文 主啊,我們祈求祢,使這祭品潔淨我們所有的罪:使我們,祢的僕人,在肉體和靈魂上都得到聖化,能夠相稱地給祢奉獻這一聖祭。這都是靠著…… 全能的上帝,我們懇求祢,仁慈的垂念我們的祈禱,藉著真福精修者聖查德主教的代求,使我們這些事奉主天上奧秘之人,能脫離諸般罪愆;惟願藉聖化之恩,使我們所奉獻敬拜的奧跡,能有效的淨化我們的靈魂。這都是靠著⋯⋯ 領主頌 詩78: 他們吃了,而且飽足;主就隨了他們所欲的。他們的所欲沒有落空。 領聖餐後祝文 無所不能的上帝,我們懇求祢,使我們這些領受了這一天上的食糧的人,能夠借此抵御一切困厄。這都是靠著…… 懇求無所不能的主,我們的上帝,因真福精修者聖查德主教的代禱,藉此屬天的奧跡得蒙潔淨;凡在此聖事中領受聖物之人,能結出圓滿榮耀的果子。這都是靠著⋯⋯ 返回「彌撒」

March 1, 2025

2025年2月23日 六旬主日

2025年2月23日 六旬主日 入祭頌 詩 44 主啊,求祢起來,為什麼睡著了,起來,莫永遠丟棄我們。祢為什麼掩面,忘記我們所遭的苦難,所受的欺凌。我們的性命,掉落在灰土里。求祢起來,拯救我們。詩44:上帝啊,我們從前親耳聽見,我們列祖也向我們傳說。啓:但願榮耀歸於聖父…… 祝文 主上帝啊,我們不敢倚靠自己的行為,是主所知道的。求主憐憫我們,用大力保護我們,免遭一切的患難。這都是靠著…… 主啊,我們懇求祢,保護我們的身體與靈魂免受各種危險。因上帝之母,終身童貞榮福馬利亞,真福約瑟,祢的神聖使徒彼得與保羅,真福(某某),以及祢的全體聖徒的代禱,求祢賜予我們健康平安。求祢保護祢的教會免受一切仇敵與異端邪說的攻擊,使她能自由平安的事奉祢。 主啊,我们恳求祢,仁慈地俯听祢子民的祈祷,拯救祢的教会免于一切灾祸和邪说,使教会在自由和平静中事奉祢。这都是靠着…… 書信載在使徒聖保羅致哥林多人後書: 林後 11:19-31 弟兄們,你們是聰明人,竟能甘心容忍愚蠢人!假若有人奴役你們,或侵吞你們,或壓榨你們,或侮辱你們,或打你們的臉,你們居然都能容忍。說來慚愧,在這方面好像我們是太軟弱了。 然而,我說句蠢話,人在甚麼事上敢誇口,我也敢誇口。他們是希伯來人嗎?我也是。他們是以色列人嗎?我也是。他們是亞伯拉罕的後裔嗎?我也是。他們是基督的用人嗎?我說句狂話,我更是。我比他們忍受更多勞苦,坐過更多次監牢,受過無數次的鞭打,常常冒死。我被猶太人鞭打五次,每次四十減去一下;被棍打了三次,被石頭打了一次,遭海難三次,一晝一夜在深海裏掙扎。我又屢次行遠路,遭江河的危險,盜賊的危險,同族人的危險,外族人的危險,城裏的危險,曠野的危險,海中的危險,假弟兄的危險。我勞碌困苦,常常失眠,又飢又渴,忍飢耐寒,赤身露體。除了這些外表的事以外,我還有為眾教會操心的事天天壓在我身上。有誰軟弱,我不軟弱呢?有誰跌倒,我不焦急呢? 我若必須誇口,就誇我軟弱的事好了。那永遠可稱頌之主耶穌的父上帝知道我不說謊。 進階詠 詩83:叫外邦人知道,祢的名為耶和華,惟獨祢在世上為至高者。 啓:我的上帝啊,求祢叫他們像旋風像捲起的灰塵,叫他們像隨風飄蕩的粗糠。 以下連唱詠只在主日誦念。 連唱詠,詩60:主啊,祢叫地震動崩裂,地已搖撼。 啓:求祢彌縫地的缺陷。啓:求祢用右手施救,應允我們,使祢們所喜愛的人得解救。 ✠福音載在傳福音聖路加福音: 路 8:4-15 當一大羣人聚集,又有人從各城裏出來見耶穌的時候,耶穌用比喻說:「有一個撒種的出去撒種。他撒的時候,有的落在路旁,被人踐踏,天上的飛鳥又來把它吃掉了。有的落在磐石上,一出來就枯乾了,因為得不著滋潤。有的落在荊棘裏,荊棘跟它一同生長,把它擠住了。又有的落在好土裏,生長起來,結實百倍。」耶穌說完這些話,大聲說:「有耳可聽的,就應當聽!」 門徒問耶穌這比喻是甚麼意思。他說:「上帝國的奧祕只讓你們知道,至於別人,就用比喻,要他們看也看不見,聽也不明白。」 「這比喻是這樣的:種子就是上帝的道。那些在路旁的,就是人聽了道,隨後魔鬼來,從他們心裏把道奪去,以免他們信了得救。那些在磐石上的,就是人聽道,歡喜領受,但沒有根,不過暫時相信,等到碰上試煉就退後了。那落在荊棘裏的,就是人聽了道,走開以後,被今生的憂慮、錢財、宴樂擠住了,結不出成熟的子粒來。那落在好土裏的,就是人聽了道,並用純真善良的心持守它,耐心等候結果實。」 誦唸信經。 奉獻頌,詩17:我常在祢的路上行走,我的腳沒有跌倒。求祢聽我言語。主啊,求祢顯出奇妙的慈愛來,凡投靠祢的,祢必拯救。 秘禱祝文 主啊,我們懇求祢,使我們奉獻給祢的這一祭品,能夠永遠使我們生活,並保護我們。這都是靠著…… 拯救我們的上帝,求祢俯聽我們,因這聖事的大能,求祢保護我們的身體與靈魂免受各種危險,賜予我今世獲得祢的恩祐,來世得到永生。 主,我们祈求祢,保护我们,祢的仆人,使我们牢牢把握住天上的事,使我们能在身体和灵魂内信实地事奉祢。这都是靠着…… 領主頌 詩43: 我來到上帝的壇邊,到叫我快樂的上帝面前來。 領聖餐後祝文 無所不能的上帝,我們謙卑地懇求祢,使我們這些祢以聖事賜予重生的人,能夠在一切美德和虔誠的生活中不斷事奉祢。這都是靠著…… 主啊,我們懇求祢,求祢使我們現在在此神聖奧秘中所奉獻的禮物永遠潔淨我們,保護我們。因上帝之母,終身童貞榮福馬利亞,真福約瑟,祢的神聖使徒彼得與保羅,真福帕特里克,以及祢的全體聖徒的代禱,赦免我們的一切過犯,由一切仇敵手中保護我們。 主,我们的上帝,我们恳求祢,祢已使我们领受了天上的福乐,求祢使我们得以靠着祢在世上的一切危难中得到保护。这都是靠着…… 返回「彌撒」

February 22, 2025
加爾文·羅賓遜

關於撤銷卡爾文·羅賓遜會長執照的聲明(2025年2月6日)

2025年1月30日,在安立甘公教會中西部教區主教代表(代理主教)帕特里克·福多爾主教的同意下,ACC原始省大都會區總主教馬克·哈弗蘭撤銷了卡爾文·羅賓遜會長在ACC擔任會長的執照。羅賓遜會長在該教區任職不到一年。 鑑於隨後出現的混亂和錯誤信息,其中大部分是由羅賓遜在社交媒體上散佈的,需要作出更詳細的聲明。社交媒體和傳統媒體上的描述歪曲了事實真相,而羅賓遜本人的行為似乎缺乏作為聖職人員在公開行為和言論中應有的仁愛之心。 羅賓遜並未被「剝奪聖職」或被取消資格。羅賓遜最初在北歐公教會有條件地被授予會長職位,之後他向哈弗蘭總主教提出申請,希望能在密歇根州大急流城的ACC教區任職。哈弗蘭總主教指出,公開的政治活動往往與聖職人員的職責不相容。ACC明確表示不接受聖職人員有此類行為。隨後,福多爾主教授予羅賓遜在大急流城教區任職的執照。這並不意味著羅賓遜成為ACC的會長,而是出於禮貌,允許他在一個表示有意聘請他的教區進行牧養工作。執照並不賦予獲得執照的聖職人員任何權利,只是允許他們在發放執照的主教的許可下進行服務。1月30日,哈弗蘭總主教撤銷了羅賓遜的執照。這並不等於免除他的會長職務或以任何方式使他噤聲(從他在社交媒體上的回應可以看出),只是取消了他在ACC或與ACC有互通協議的其他教區行使職務的資格。 撤銷羅賓遜的執照並非倉促行事或未經警告。在羅賓遜持有ACC執照的短暫時間內,他多次被警告其持續的黨派政治活動,不符合其聖職人員的使命與責任。這些警告來自哈弗蘭總主教和福多爾主教。警告最初是禮貌性的提醒,但由於不得不重複,逐漸變成了嚴厲的告誡。羅賓遜被告知,由於他繼續以政治社交媒體名人的身份活動,他的執照面臨吊銷的風險,並再次強調這種行為與聖職人員的使命不相符。羅賓遜明知自己的行為,一而再再而三的違抗合法的主教權威,仍然我行我素。 撤銷羅賓遜的執照並非因為單一事件。羅賓遜聲稱他在最近反墮胎集會上的演講以玩笑結尾,這並不重要。在反墮胎集會事件之前,羅賓遜被指控發表反猶太主義言論,或同情反猶太主義團體。哈弗蘭總主教通知福多爾主教,任何進一步的挑釁行為都將導致羅賓遜失去執照。這一信息已傳達給羅賓遜,他也以書面形式否認任何反猶太主義。這就是他最近行為的直接背景,他明知必須謹慎行事才能保住執照。然而,他卻故意充當挑釁者,並一直如此,目的是「挑釁」政治自由派(這是他自己的說法)。羅賓遜是支持左派還是右派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在多次被警告停止公開挑釁行為後,他選擇繼續這樣做。 會長與政治家/公民/政治家之間的職務區別意味著,如果羅賓遜要在ACC擔任會長,他現有的政治人物身份必須淡化,這一點在他申請執照時就已明確告知。儘管聖職人員在政治和文化事務中的參與有一定的容忍範圍,而且聖職人員確實可以也應該就經常涉及政治影響的道德問題進行教導,但這種區別必須保持。會長當然要支持教會關於生命神聖性和其他教義問題的教導;但他們的職責不是去挑釁、挑撥或對反對者表現出不仁慈的態度。他們的職責是牧養、說服、寬恕、溫和,即使對待敵人也要仁慈。羅賓遜一再表現出缺乏作為堂區會長所需要的修養和謹慎。 第一篇聲明:關於加爾文·羅賓遜的聲明 第二篇聲明:關於卡爾文·羅賓遜新聞稿(2025年2月3日)

February 19, 2025

人人應知的公禱書歷史 第13章 總禱文

第13章 總禱文 珀西·迪尔默 我們的「總禱/連禱」(Litany)一詞源自希臘文,而「特禱」(Rogation)源自拉丁文,但兩者意思相同——都是祈求的禮儀,不過後者現在僅限用於升天節前三個特禱日的遊行或其他形式的祈求。 總禱的形式早在四世紀或更早就已存在,即是以希臘文Kyrie eleison(「求主垂憐」)為回應的祈求文,之後還加入了其他回應。在成為獨立禮儀之前,這種禱文在拜占庭禮儀中已是聖餐禮的重要組成部分:時至今日仍是如此,確實令到訪希臘或俄羅斯的旅客印象最深刻的,就是那位聲音低沉的執事,在聖像屏前的台階上詠唱禱文,而詩班和會眾則作出回應。這些禱文相對簡短,從《英國聖詩》(English Hymnal.)第650首和652首的兩個韻文譯本便可見一斑。在西方,古時亦有在進堂時詠唱的禱文,其遺留至今的是九疊垂憐經(「求主憐憫,求基督憐憫,求主憐憫」,每句在彌撒開始時重複三次),我們在十誡中的求主憐憫文(「求主憐憫我們,感動我們的心,使我們能守這戒命」)就是由此而來。 禮儀以外還有遊行禮,特別與懺悔或特殊緊急情況有關。這實際上就是我們現今戶外特禱遊行的由來。金口聖約翰在398年引入了以對答詠唱方式在君士坦丁堡街道上進行的遊行,與被驅逐教堂之外的亞流派人士在戶外的禮儀和遊行的一種對抗。這些遊行非常莊嚴,配以銀製十字架和蠟燭,與亞流派的遊行有過一些衝突(如利物浦和阿爾斯特至今仍有的情況),但因極受歡迎而成為永久性的制度。因此,總禱文開始用於瘟疫、饑荒、地震和其他需要的時刻。這些很快傳到西方,在477年,高盧維埃納的總主教馬默圖斯因發生了災難性地震,下令在升天節前三天詠唱總禱文。這習俗從維埃納開始在整個高盧地區傳播。在這世紀末,羅馬也開始舉行遊行,取代了舊有在4月25日為祈求大地豐收的異教遊行。這就是特禱遊行的開端,也是我們英國遊行總禱文的源頭。 上圖;十五世紀戰時遊行圖。(主教在前,由兩名持火炬者引領,聖職人員隨後,從背景中的城門步出。前景中的主教正接近入侵的國王。) 這種遊行式的總禱文主要由對唱組成。隨著另一種形式,即靜態的禱告對話,在西方禮儀中逐漸消失,其特點被加入到遊行式中;因此我們有了中世紀的總禱文,這是一種較長的禱告對話,通常在遊行中詠唱。 因此,《公禱書》中的總禱文最初常被稱為「遊行禮」,由此產生了「跪著詠唱遊行禮」這個特別的說法。在古英格蘭,每逢主日和聖日彌撒前,都會有環繞教堂至主祭台的遊行;在奉獻禮時,以及晚禱後至十字架、洗禮池或聖徒祭台,也會有類似的遊行;在大齋期間,每天三時課後都會有全體跪著誦念的固定總禱文。 同時,遊行禮仍舊是會在緊急情況下的使用。在危難時期,祈求禮儀自然會延伸到教堂之外,教士們會在戰爭威脅、瘟疫肆虐或饑荒蔓延的街道上行進。在重大節日,其他遊行禮會以更加莊嚴的方式進行,國王與王后在威嚴的傳令官和官員陪同下,戴著主教冠的主教們與眾聖職人員和信眾一同參與,穿過中世紀城市那些美麗的山形牆街道,前往某座古老教堂——外表灰暗樸素,內裏卻光彩奪目、燈火通明;在那裏會有講道和彌撒。然而,一般的特禱遊行則相當簡樸,按照沙霖的遊行禮規程,會長甚至不會穿上祭披。 上圖:前往墳墓的遊行。(羅馬聖克萊門特教堂的十一世紀壁畫。左側為主教(身穿白衣、祭披,配戴主教披肩及冠冕)及神父們;中間是聖西里爾的遺體,四位教士(身穿白衣及長袍)手持蠟燭;右側祭台前是主教正在主持禮儀,旁有一位執事(身穿襄祭披)。) 在1544年(如我們在第57頁所述),克蘭麥編寫了英文總禱文,這是《公禱書》的首個部分,也被大多數人認為是我們語言中最精妙的祈禱形式。它結合了所有古老總禱文的主要特點:部分取自戰時的沙霖總禱文(英國當年正處於戰爭中),另一部分取自特禱禮拜一的沙霖總禱文,還有一部分取自路德的德文總禱文。英文總禱文最初(1544年)因應法國和蘇格蘭戰事而被規定在每週三和週五作為特別祈求之用;1545年經由王室諭令取代了彌撒前的舊有遊行禮;到了1549年則規定每禮拜三和禮拜五必須使用。它同樣適用於固定和遊行式使用,也適合特殊或一般場合,因此在1559年被規定要在「聖餐禮之前」進行,同時也被指定在特禱日用於「教區界域的巡行」。主教們在十七世紀的巡視報告中經常提到特禱期間以遊行方式使用總禱文,由此可見這種雙重用途的觀念已經確立。 我們在此可以補充一些關於遊行禮的概述。遊行禮自然一直用於實用目的,例如在運送遺體至墳墓時,或是帶領候洗者至洗禮池時。它們也作為特別的祈禱和讚美儀式。直到1549年,後者這類遊行禮都在節慶的聖體聖事前詠唱,特別是Salve festa dies(「歡慶之日,我致敬意」,在《英國聖詩》中的例子為第624、628、630、634首)的不同版本;第一本《公禱書》的紅字規程允許這類替代,而克蘭麥也曾試譯一些節慶遊行禮文,但對自己的詩詞技巧並不滿意(第130頁)。因此在《公禱書》中,除了總禱文外,明確規定的遊行禮只有第二課後往洗禮池的洗禮遊行(未提供禮文)、婚禮時往聖桌的遊行(提供兩篇詩篇),以及喪禮相關的兩個遊行,其中第一個提供了聖經選舉。到了十九世紀,讚美詩集彌補了這個需求,遊行禮(最初主要被視為進入教堂的歡欣方式,沒有祈禱站)在節慶中變得非常普及。然而,在現代流行復興之前,也有其他遊行禮在使用,如上述提到的特禱期遊行,或如第170頁所示【170頁為原書頁面,在此直接接下文】;而在君主加冕時,西敏寺會舉行特別莊嚴的遊行禮。在過去二十年間,主日遊行總禱文的使用已經復興,並穩定發展。不過,教會人士對於戶外遊行仍然十分謹慎,直到救世軍和教會軍讓整個帝國熟悉這個概念後,才開始有所行動。如今,特禱日和其他戶外巡行每年都在增加,1911年倫敦主教的福音傳道議會更開創先例,在斯特蘭德大道組織了一場盛大的遊行。 上圖:嘉德勳章騎士團、神職人員及唱詩班遊行隊伍。(出自阿什莫爾《制度》,1672年。) 我們可以用表格形式來解釋總禱文的起源和結構,首先提醒讀者,中世紀的總禱文(可追溯至盎格魯-撒克遜時期)在開首呼求聖三一後,包含了許多對聖徒的呼求,每段都附有「為我等祈」的迴應句。克蘭麥在1544年將這些呼求減至三項 —— (1) 聖母馬利亞、(2) 眾天使,以及 (3)「所有聖祖、先知、使徒、殉道者、精修者、童貞女,及天上所有蒙福的群眾,為我等祈」。這些內容在1549年的第一本《公禱書》中被刪除。 I 呼求文 來源 “創造天地的上帝聖父⋯⋯”一直到“求主莫記念我們的過犯⋯⋯求慈悲的主憐憫我們。” 總禱文通用。來自沙懺悔詩篇中的沙霖聖歌。 II 祈禱文 1.求免除邪惡禱文 從“求主救我們不遇凶惡災害⋯⋯”一直到“主的聖道和主的命令⋯⋯求慈悲的主拯救我們。” 各種古代來源的沙霖遊行禮文(特禱禮拜一的總禱文),——部分內容取自路德修訂的中世紀總禱文。 2.懇求 (懇求耶穌基督藉著祂的大能拯救我們) “為主降生成人的奧秘⋯⋯”一直到“受審的日子⋯⋯求慈悲的主拯救我們。” 同上 3.代禱文(為其他人) “我們罪人,伏求主上帝⋯⋯”一直到“感動他們,回心轉意⋯⋯求慈悲的主俯聽。” 同上 4.兩項祈求(為我們自己)。 “求主賜地上的出產⋯⋯”一直到“能遵主的聖道⋯⋯求慈悲的主俯聽”。 III 垂憐經以及主禱文 呼求文 “求上帝的聖子俯聽⋯⋯”一直到“求主憐憫我們⋯⋯求主憐憫我們”,主禱文,然後啓應,“求主莫照⋯⋯”;“我們要禱告。上帝慈悲的父⋯⋯”。 總禱文通用。 IV 總禱文第二段 1.遊行、聖歌、對經、詩節 “求主為主⋯⋯”一直到“起初怎樣,現在以及永遠⋯⋯” 沙霖彌撒之中,為心靈困苦人禱文;同樣也是在總禱文之中。“求主為主⋯⋯”通常也是在遊行禮之中使用,包括沙霖禮之中。 2.啓應文 “求基督保護我們脫離仇敵⋯⋯”一直到“求主基督施恩俯聽。” 沙霖總禱文,在戰爭之中。 3.結束啓應文以及禱文 會長:求主憐憫⋯⋯ 我們要禱告。我們恭敬懇求天父⋯⋯ 沙霖日課經,晨曦禱、一時禱、寢前禱 金口聖約翰禱文 金口聖約翰事奉聖禮 使徒禱文 哥林多後書13:14,金口聖約翰事奉聖禮 金口聖約翰禱文源自東方教會的金口聖約翰事奉聖禮,在禮儀中是由神父在執事誦讀總禱文的第一部分時誦念(如同在聖巴西流禮儀中一樣)。克藍麥將其譯為英文總禱文,原意是要保持其與聖餐禮的原有聯繫,因此這禱文本應屬於總禱文,而非日課。直到1662年最後一次修訂時,才將其置於早禱和晚禱的結尾,這是一個顯示缺乏創意的錯誤做法。 上圖:科辛主教的總禱台(位於達勒姆大教堂,刻有其紋章) 因此,《公禱書》的總禱文結合了遊行禮的兩個原始目的——祈求免除邪惡危險,以及祈求土地豐收——大大擴展了代禱的範圍,以動人且優美的措辭(現已成為英語的精髓)涵蓋所有人類的需要、危險、憂傷、願望和追求完善的努力,最後以兩段優美的祈求作結,讓信眾轉而為自身所需祈禱。相較於許多現代流行敬拜中軟弱自私的精神,我們以英國總禱文為榮,並有權為之自豪;因為我們可以向全世界,無論基督徒與否,說:「這就是我們的禱告方式,這就是我們學習思考生死、上帝與人的方式;這確實是我們經常使用的禮儀,一個為眾人所知、所愛、所理解的通俗禮儀。」我們確實是通過一道高貴的門徑進入聖餐的奧秘,藉著總禱文賜予我們的慷慨、無私且謙卑的人類代禱作為預備;若我們的信仰落後於基督福音的豐盛,那就是我們自己的過錯了。 ...

February 18,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