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oom/Shutterstock.

2024年12月15日 降臨第三主日

降臨第三主日 二等主日,半複式 入祭頌 腓 4 你們要靠主常常喜樂。我再說,你們要喜樂。當叫眾人知道你們謙讓的心。主已經近了。應當一無掛慮,只要凡事借著禱告、祈求,和感謝,將你們所要的告訴上帝。詩85:主啊,祢往日向祢的國施恩典,叫雅各族中被擄的人歸回。啓:但願榮耀歸於聖父…… 祝文 主耶穌基督啊,主在第一次降臨的時候,曾差遣使者在主面前開路。現在求主使掌理主奧祕事的管家,也能照樣在主面前開路,使悖逆的人轉從義人的智慧。這樣,到主再降臨審判世人的日子,我們就可以做主所喜悅的百姓。主與聖父、聖靈…… 全能上帝啊,当日圣子耶稣基督屈身降世,住在我们中间。现在求主施恩,使我们今生能脱去暗昧的行为,穿上光明的盔甲;这样,到了末日,圣子大有威严,大有荣耀,再降临审判活人死的时候,我们倚靠圣子就可以得复活,享永生。 上帝啊,祢的道在天使报信时,在荣福童贞马利亚的胎中取了肉身,求祢赐予我们,祢卑微的仆人,使我们这些相信她确实是上帝之母的人,因她的代祷在祢的面前得蒙宠佑。这都是靠着我们的主耶稣基督,圣子与圣父、圣灵,一同永生,一同掌权,世世无尽。阿们。 書信載在使徒聖保羅致哥林多人前書: 林前 4:1-5 弟兄們,人人應該把我們看為基督的執事,為上帝的奧祕的管家。所求於管家的,是要他忠心。我被你們評斷,或被別人評斷,我都以為是極小的事;連我自己也不評斷自己。雖然我不覺得自己有錯,卻也不能因此判為無罪;審斷我的是主。所以,時候未到,在主來以前甚麼都不要評斷,他要照出暗中的隱情,揭發人的動機。那時,各人要從上帝那裏得著稱讚。 進階詠,詩80:坐在基路伯寶座上的主啊,求祢顯出大能,惠然降臨。 啓:以色列的牧者,引約瑟族,像引群羊的主啊,求祢俯聽。 以下「哈利路亞」及後面的詩節,只在主日誦唸,於降臨期平日省略不唸。 哈利路亞,哈利路亞。啓,詩篇122:主啊,求祢顯出大能,來拯救我們。哈利路亞。 ✠福音載在傳福音使徒馬太福音: 太 11:2-10 約翰在監獄裏聽見基督所做的事,就派他的門徒去,問耶穌:「將要來的那位就是你嗎?還是我們要等候另一位呢?」耶穌回答他們:「你們去,把所聽見、所看見的告訴約翰:就是盲人看見,瘸子行走,痲瘋病人得潔淨,聾子聽見,死人複活,窮人聽到福音。凡不因我跌倒的有福了!」他們一走,耶穌就對眾人談到約翰,說:「你們從前到曠野去,是要看甚麼呢?看風吹動的蘆葦嗎?你們出去到底是要看甚麼?看穿細軟衣服的人嗎?那穿細軟衣服的人是在王宮裏。你們出去究竟是要看甚麼?是先知嗎?是的,我告訴你們,他比先知大多了。這個人就是經上所說的: 『看哪,我要差遣我的使者在你面前, 他要在你前面為你預備道路。』 誦唸信經。 奉獻頌,詩85:主啊,祢往日向祢的國施恩典,叫雅各族中被擄的人歸回。求祢赦免百姓的過犯。 秘禱祝文 主啊,我們懇求祢,使我們持續不斷地奉獻這一我們本份應獻的聖祭,以滿全祢設立這一神聖奧秘的本旨,並使祢救恩的神妙工作在我們身上成就。這都是靠著…… 主啊,我们恳求祢,使祢的这些神圣奥秘的有效力量,洗净我们的一切罪恶,以纯洁的心归于它们创造者,就是祢的儿子,我们的主耶稣基督。 主啊,我们恳求祢,在我们心中坚固祢真宗教的奥秘:我们相信祢的圣子,由童贞女所怀孕,祂是上帝,也是人,借着祂复活的大能,我们得以堪当获得永恒的福乐。这都是靠着…… 誦唸三一序文。 領主頌 賽35: 要對膽怯的人說:你們要剛強,不要懼怕。看哪,你們的上帝必來拯救你們。 領聖餐後祝文 主啊,求祢憐憫我們,我們懇求祢,將祢這神聖奧秘的屬天助佑賜予我們,洗淨我們的一切罪惡,使我們為即將到來的祢的慶節做好準備。這都是靠著…… 主啊,我们在祢的圣殿中期待祢的仁爱慈悲,我们恳求祢,使我们在心灵和思想上做好准备,欢呼即将到来的我们救赎的庆节。 主啊,我们恳求祢,将祢的恩典浇灌在我们心中:就如同我们因天使的传报,得知祢的圣子耶稣基督的道成肉身,我们也可以因祂的十字架和苦难,被带领到祂复活的荣耀中。这都是靠着…… 返回「主日彌撒」

December 14, 2024

12月13日 聖露西

![](https://2135030.webp.li/12514.jpg?width=250) 主後303年 【羅馬殉道錄、烏蘇爾都斯等、安立甘宗年曆、1850年莫斯科聖徒傳記(內容源自拉丁殉道錄)、1818年莫斯科年曆、巴西流皇帝的聖徒傳記、八世紀君士坦丁堡年曆,以及九世紀大理石雕刻的那不勒斯年曆。依據:可能是虛構一些事蹟,一部基督教傳奇小說,可能基於少數史實。】 據傳,聖露西是錫拉庫薩一個高貴富裕家庭的女兒。她年幼時父親便去世,由母親尤蒂希亞撫養長大,並在基督信仰中成長。露西年紀尚輕時,瞞著母親向基督許下終身守貞的誓言。後來,一位錫拉庫薩的貴族異教青年向她求婚,尤蒂希亞極力勸說女兒接受,因為這門婚事無論從求婚者的地位、財富,還是其品格來看都是極為理想的。 其後她的母親患上了血疾,百藥無效,直到在露西的建議下,尤蒂希亞前往卡塔尼亞拜訪聖阿加莎的墳墓。 隨後露西從母親處取得嫁妝,立即分發給窮人。她的求婚者大為震怒,向總督帕斯卡修斯告發了她,結果她被逮捕並帶到總督面前。法官最終下令將露西帶離審判大廳。一群侍從將她團團圍住。有些人用肩膀推她,有些人拖拽她,但儘管他們汗流浹背(deficiebant sudore),卻無法讓她移動一分一毫。後來他們將繩索綁在她的手腳上,眾人齊力拉繩,但仍是徒勞。他們甚至用牛的軛套住這位處女,但即使牛使出渾身解數,也無法讓她挪動絲毫。 帕斯卡修斯隨後下令在她周圍堆積瀝青和柴薪,澆上油,然後點燃。但這次嘗試和之前的一樣慘敗。最後,他們使出最後的手段,用劍刺穿她的喉嚨,她因失血而死。就像對付聖徒和女巫一樣,當其他一切傷害方法都無效時,冷鋼才能破除魔咒。但在她臨終前,她宣告從此以後,卡塔尼亞將不再是西西里島唯一擁有處女殉道者的特權城市,錫拉庫薩也將分享這份榮耀。 聖露西的聖髑先被敬遷至君士坦丁堡,後又敬遷至威尼斯。但在七世紀時,斯波萊托公爵法羅阿爾德攻佔西西里島後,將聖髑帶到科西諾,之後又在970年被遷至梅斯。因此,梅斯和威尼斯之間就誰擁有這位殉道童貞女真正的聖髑產生了爭論。 聖露西通常被描繪為一手持棕櫚枝,另一手持燃燒的燈,以表達她的名字在拉丁文中的「光」之意。有時候,她不持燈,而是捧著一本書、盤子或貝殼,上面放著兩隻眼睛——這是另一種較為隱晦的暗示她名字的方式。她喉嚨上的傷口射出光芒,也是表達同樣寓意的另一種方式。 返回「聖人列傳」

December 10, 2024

降臨第二主日 聖經的見證(一)(以撒·威廉姆斯)

摘自《週年主日及聖日書信福音講道集》,第一卷:降臨期至聖靈降臨節:降臨第二主日,第二篇證道,第一部分 羅馬書15:4-13、路加福音21:25-33 從前所寫的聖經都是為教導我們寫的,要使我們藉着忍耐和因聖經所生的安慰,得着盼望。(羅馬書 15:4 和合本2010) 聖經一直都是教會在這個主日所要探討的主題。在書信中,聖經被描述為已經應驗;在我們教會所選定的福音書中,則是在等待最後的完成。書信講述基督已向萬國顯明;福音書則談到祂尚待以天上的大能彰顯。書信所談論的事物,從前是預言,如今成了歷史;這些事從前只存在於文字中,是信心的對象,如今卻在世界各地成為可見的實體。福音書所描述的仍然是預言,需要用信心而非眼見來接受。然而也不完全如此;因為外邦人還未如書信所述完全蒙召,而福音書所說的預兆,現在有些已經應驗了。因此,已經發生的事、現在的事,和將要發生的事,都在聖經中緊密交織在一起,形成了那「三股合成的繩子」,是「不容易折斷的」。當我們閱讀書信時,我們回顧過去,看到什麼已經應驗並正在我們身上實現;當閱讀福音書時,我們展望未來,等候將要發生的事。 “從前所寫的聖經”,保羅說,“都是為教導我們寫的,要使我們藉着忍耐和因聖經所生的安慰,得着盼望”。他談論的是舊約中關於基督的事;這些事記載下來,他說,是要讓我們思想默想這些事,看到它們如何在基督裏應驗;因此我們可以從中得著支持和安慰而有盼望。但若沒有賜下聖經的上帝親自光照我們,這些受感動而寫的經文就沒有果效,因此他再次提到「忍耐和安慰」這些詞,接著說:但願賜忍耐和安慰的上帝使你們彼此同心,效法基督耶穌,為使你們同心同聲榮耀我們主耶穌基督的父上帝!(羅馬書 15:5-6 和合本2010)願上帝將祂的平安澆灌在我們心中,使這平安使我們彼此和睦;這樣,我們彼此相愛,就能向上帝獻上蒙悅納的讚美和合一的敬拜。這是聖道和聖靈的初熟的果子,必須藉著弟兄之愛,使猶太人和外邦人、為奴的和自主的、貧窮的和富足的合而為一,如同馨香的膏油,又如同天降的甘露帶來豐盛的祝福。所以,他接著說:你們要彼此接納,如同基督接納你們一樣,歸榮耀給上帝。(羅馬書 15:7 和合本2010) 保羅隨後回到聖經的應驗,說明律法和先知的話在基督裏如何完全成就;因為祂成全了律法的義,是預表所指向的對象,是影子的實體,並且作為希伯來人的「使徒和大祭司」(來三1);且按照整本聖經的記載,祂要帶領外邦人進入信心的順服,使「合成一群,歸一個牧人」。 “我說,基督是為上帝真理作了受割禮的人的執事,要證實所應許列祖的話”,就是成就了對亞伯拉罕和他後裔的一切應許,“並使外邦人,因他的憐憫,榮耀上帝”。保羅接著指出,呼召萬國的旨意貫穿整個舊約;他舉出先知們的這些話為例:如經上所記:「因此,我要在外邦中稱頌你,歌頌你的名。」又說:「外邦人哪,你們要與主的子民一同歡樂。」又說:「列邦啊,你們要讚美主!萬民哪,你們都要頌讚他!」又有以賽亞說:「將來有耶西的根,就是那興起來要治理列邦的;外邦人要仰望他。」 這就是長久以來隱藏的奧祕;猶太人不認識祂,外邦人也不認識祂,但如今兩下在祂裏面合而為一;當祂開啟他們的悟性時,他們在聖經中發現了對他們素未認識之主的見證。若不是基督——那掌握大衛鑰匙的主,聖經就如同一本封印的書。“猶大支派中的獅子,大衛的根,他已得勝,能展開那書卷,揭開那七個印(啟示錄 5:5 和合本2010)。”如今,因著聖靈光照我們的心,我們能在聖經中處處辨認基督;我們憑信心緊緊抓住祂,永不放手,說:「我遇見我心所愛的」;「我的良人屬我,我也屬他。」(雅歌二16;三4)這樣,善良的聖靈在舊約中向懺悔者的內心低語;祂也如此向保羅大聲說話,可以說,用這屬天的音樂充滿他的一生和靈魂,而他又殷勤地要以此充滿他人的心思。這一切他都總結在這些話中:願賜盼望的上帝,因你們的信把各樣的喜樂、平安充滿你們的心,使你們藉着聖靈的能力大有盼望!「願賜盼望的上帝」,如前所說「賜忍耐和安慰的上帝」;這是何等奇妙的表達,是何等甘甜;這話語本身就是何等堅固的高臺!若我們的上帝是「賜盼望的上帝」,誰還會絕望呢?若我們的上帝是「賜忍耐的上帝」,誰還不能忍耐呢?如此,這書信如同開頭一樣以盼望作結,這盼望建基於聖經,因聖經的應驗而得堅固,由賜諸般盼望的上帝所賜予;這盼望就是那「有福的盼望」,就是期待基督快來,並在祂裏面蒙悅納。 誠然,我們確實需要這樣的盼望,也需要聖經和那位賜諸般安慰的上帝所能給予的一切力量來扶持我們。因為當我們從回顧已經應驗的事,轉眼展望今日福音所說的那些可畏之事時,這些事情的來臨,我們現在就可以預期了。 原文連結:https://www.lectionarycentral.com/advent2/WilliamsEpistle.html 返回「瞻禮證道」

December 10, 2024

救主聖誕日,12月25日

喔,永遠蒙福的誕生!當一位充滿恩典的童貞女,因聖靈感孕,生下我族的救主;這嬰孩,世界的救贖主,首次展現祂神聖的面容,永永遠遠! 在千年以前,在君士坦丁堡寬敞的布拉切爾內教堂中,靠近祭壇的天花板上,浮現出一幅龐大的猶太少女聖像,這位少女正是聖誕節慶典中的核心人物。 在牆上,她以祈禱者的姿態站立於我們之上,雙手高舉作祈禱狀,在她面前的光環或聖光圈中,是她神聖之子的聖像,祂的手舉起向我們祝福。這幅聖母馬利亞的聖像被稱為「Platytera tou kosmou」,意為「比宇宙更寬廣的女人」。馬利亞懷有聖嬰(路加福音2:5);她的孩子是全能的上帝。她懷抱著那位連諸天之天都無法容納的主。 馬利亞嬌小的子宮裏面卻寶座般安置著宇宙的創造主,這位上帝的偉大超越了夜空中所有星系的尺度。一位少女的身軀竟比整個受造世界都更為寬廣。 在十二月的一個黃昏,在涼爽的夜空下,響起了新生嬰孩的哭聲。啼聲來自一個既是餵食槽又是育嬰室的洞穴。這個伯利恆的洞穴,正如C. S. Lewis在《最後一戰》中有力地描述的:「裏面有著比我們整個世界還要巨大的存在。」這馬槽,如同馬利亞一樣,懷有聖嬰;確實是極其偉大,因為那聖嬰就是上帝。 至聖上帝之母無玷聖胎所蘊含的真理,以及伯利恆洞穴所彰顯的真理,同樣也是祭壇至聖聖體聖事無可否認的真理。餅成為上帝:謙卑朝拜祢,隱藏的上帝,祢真實臨在於這些卑微形象之下(托馬斯·阿奎納聖詩“panis factus Deus”)。 精緻小巧的無酵餅經世界的創造主重塑而成為祂自己。正如馬利亞的聖嬰比所有受造物都更為浩大,比所有太陽系、星雲及其廣度深度都更為宏偉,至聖的聖體聖事同樣超越了宇宙的廣度。 在聖誕節這一天,我們回憶起有史以來最令人驚嘆的聖誕禮物。聖母將上帝賜予她的恩寵之禮回贈給上帝,藉著賜予上帝一個完美無罪的人性,使之與祂的神性不可分離地、本質上地結合,為了我們眾人的得救。在聖誕節,馬利亞不僅是我主耶穌基督的母親,也是我們的母親。因為如聖保祿所教導的,若我們與基督合而為一,在基督內合一,那麼基督的母親也就是我們的母親。 當我們跪在祭壇前領受主耶穌基督自己,那成為肉身的永恆聖言,真上帝又真人,在餅酒形下的我主至尊聖體、寶血、靈魂及上帝性體,神父小心翼翼地放在我們口中的,正是基督從馬利亞所取得的同一身體,以及在祂體內流動之前曾在她體內流動的同一寶血。我們的聖母就是我們的母親;而母親都做些什麼?母親餵養她的孩子。 聖母馬利亞在我們流亡時為她的子女預備食糧,細心準備了天路糧,作為旅途所需,當我們在這淚谷中寄居時;這食糧將餵養我們,直到我們抵達與上帝同在的真正家鄉。伯利恆在希伯來文中意為「麵包之家」。當我們在彌撒中走向祭壇,領受聖誕之聖體時,這個麵包之家的母親,上帝之母,從她的儲藏室中取出並賜予我們從天降下的生命之糧,為世界生命而賜下的餅,她胎中蒙福的果實——耶穌。 當我們在聖誕領聖體時,就是領受成為肉身的聖言,讓我們記住,那莊嚴永恆的愛本身,那不可測度的愛,前來在我們軟弱有罪的身體中安居;這樣,當我們在聖誕期間回家時,我們將成為上帝之母,神的攜帶者,比宇宙更寬廣者。 請確信我對你們每一位和你們的家人都懷著愛與祈禱。祝願你們聖誕快樂、喜樂平安 - 願上帝保佑你們! 钱德勒·霍尔德·琼斯主教 安立甘美國教省首席主教,東美國教區主教。 返回「2024年降臨節默想」

December 10, 2024

聖誕望日,12月24日

晚禱-第二經課-撒迦利亞書2:10-ff 耶和華說:「錫安哪,應當歡樂歌唱,因為,看哪,我要來,要住在你中間。在那日,必有許多國家歸附耶和華,作我的子民。我要住在你中間。」你就知道萬軍之耶和華差遣我到你那裏去。(撒迦利亞書 2:10-11 和合本2010) 聖誕前夕所選的經文預示著聖誕節的偉大工作。所有的歷史都在上帝道成肉身中得到圓滿。這項偉大的工作始於聖母領報,當時聖言在童貞女馬利亞體內成為肉身。這項工作隱藏在聖母的子宮中,只有她和少數人知道,如她的親戚伊麗莎白和她的未婚夫約瑟。 現在我們的主降生在即,上帝道成肉身的奧蹟將向世界顯明。這是上帝對人類計劃的最終實現。造物主就是以馬內利,「上帝與我們同在」。不僅如此,上帝成為我們中的一員;藉著取了人性,祂與受造物合而為一。上帝對人類的計劃始終是與祂自己結合,這在耶穌基督裏得以完成。正如聖保羅在加拉太書中所說:「等到時候成熟,上帝就差遣他的兒子,為女子所生,且生在律法之下,為要把律法之下的人贖出來,使我們獲得兒子的名分。」(加拉太書 4:4-5 和合本2010) 上帝道成肉身是祂的工作,但祂恩慈地邀請我們參與其中。瑪利亞被召作為上帝之母,為全世界的救恩孕育上帝的兒子。瑪利亞在撒迦利亞書第二章的經文中預表了這一點,經上記著說:「錫安哪,應當歡樂歌唱,因為,看哪,我要來,要住在你中間。在那日,必有許多國家歸附耶和華,作我的子民。」 在早禱的以色列頌中,施洗約翰被宣告為「至高者的先知;因為你要走在主的前面,為他預備道路,叫他的百姓因罪得赦,認識救恩。」(路加福音 1:76-77 和合本2010)在晚禱第二經課的馬太福音第一章中,約瑟被要求為了他的未婚妻童貞女馬利亞,以及她那位「要將自己的百姓從罪惡裏救出來」的兒子,放下自己的生活和抱負。在每一個例子中,這些人—馬利亞、約翰和約瑟—都被召參與上帝的工作,並將自己的慾望和目標放在一旁,好讓上帝的旨意能藉著他們成就。 在這個聖誕節,讓我們放下自己的野心和驕傲,謙卑自己,好讓我們成為上帝的器皿,成就祂的旨意。如此行,我們就得到莫大的榮幸,成為「與上帝同工的人」。 約書亞·金布爾 神父 聖馬太堂,安立甘美國教省,韋弗維爾,北卡羅來納州 返回「2024年降臨節默想」

December 10, 2024

降臨第三主日 禮拜一,12月16日

早禱-第二經課-馬可福音5:1-20 他們渡到海的對岸,到格拉森人的地區。耶穌一下船,就有一個污靈附身的人從墳墓迎着他走來。(馬可福音 5:1-2 和合本2010) 當我們閱讀這個被鬼附身之人的故事時,我們可能會產生許多不同的情緒。我們可能會對這個人感到憐憫,或者如果我們認為他因為犯罪而被鬼附,我們可能會覺得這是理所當然的。當我閱讀這個故事時,我看到一個失去希望的人,最終通過耶穌重獲希望。希望是我們靈魂茁壯成長所需的氧氣。希望正是讓我們一次又一次在被擊倒後重新站起來的力量。希望是作為基督追隨者的精髓所在。在聖經中,希望被定義為「確信的期待」。作為基督徒,我們的希望植根於對基督神聖救恩的信心(加拉太書5:5),以及通過聖靈澆灌給我們的愛(羅馬書5:5)。聖保羅寫道:「盼望不至於落空,因為上帝的愛,已藉着所賜給我們的聖靈,澆灌在我們心裏。」(羅馬書5:5,和合本2010)。在這段經文中,保羅解釋我們藉著我們的主耶穌基督與上帝和好(羅馬書5:1);因此,我們站立在祂的恩典中歡喜快樂,期待祂榮耀的顯現(羅馬書5:2)。當我們懷著盼望和期待向前展望時,我們甚至能在患難中喜樂(羅馬書5:3上)。我們並非因患難本身而喜樂,而是因它們在我們生命中所成就的事而喜樂。聖保羅闡述了我們所遇到的困難所帶來的進程:「因為知道患難生忍耐」(羅馬書5:3)。經歷艱難會使我們更加堅強,使我們能夠承受更多。 當我們能看到困境的答案,看到能為我們提供解決方案的答案時,懷抱希望是容易的。在這種情況下,懷抱希望很容易,因為我能夠想像問題的解決方法。但當我看不到答案時會怎樣呢?我敢猜現在正在閱讀這篇文章的人當中,至少有人正面臨著一個看似毫無希望的處境,似乎找不到任何解決的方法。但是有個好消息。還是有希望的。作為耶穌的信徒,我們永遠懷有希望。有上帝同在,我們就永遠有希望。即使我們看不到走出困境的出路,上帝卻看得見。 我們要記住,即使我們的主在世上傳道時也經歷過失望。當人們不接受祂的信息,當祂的門徒陷入懷疑,或當祂遇到想要殺害祂的律法主義宗教領袖時,我們的主也表達過失望。聖經中充滿了真實的故事,講述那些克服失望並為上帝成就大事的人。這些人都有一個共同點,就是他們對上帝的盼望。他們對上帝的信心大過他們的失望。對上帝的盼望超越了人性軟弱和罪惡所失去的希望,而且往往在人的希望消失時,對上帝的盼望才開始在我們生命中發揮作用。 當我們的盼望在上帝裏面,藉著祂的兒子我們的主,我們知道凡事都能。這並不意味著作為基督徒我們就不會經歷失望,或發現自己處在看似絕望的境地。但如果我們在信仰中堅持不懈並保持耐心,明白上帝不是按照我們的時間表而是按照祂的時間表行事,那麼上帝就必對我們信實。因此,在這降臨期季節,當我們懷著盼望期待主的再來而預備自己時,讓我們確信上帝聽見我們的禱告,知道我們的需要。上帝必不會在我們需要的時候離棄我們,正因如此,我們有盼望相信明天會更好,我們也擁有主的應許,祂必為我們再來,這就是我們盼望之所在。 約西·薩里德 神父 使徒聖彼得堂,安立甘美國教省,金斯波特市,田納西州 返回「2024年降臨節默想」

December 10, 2024

降臨第三主日 禮拜三,12月18日

早禱-第二經課-路加福音12:35-48 主人來到,看見僕人這樣做,那僕人就有福了。我實在告訴你們,主人要派他管理所有的財產。(路加福音 12:43-44 和合本2010) 在路加福音的第十二章中,耶穌正對著數不清的人群講道(12:1)。祂的話語既充滿安慰又異常嚴厲。在這段經文中,祂鼓舞人心地說:「那殺身體的,不要怕他們」,但隨即又說出令人戰慄的話:「該怕那殺了以後又有權柄把人扔在地獄裏的。是的,我告訴你們,正要怕他。」(12:4-5)。祂向聽眾保證說:「你們這小羣,不要懼怕,因為你們的父樂意把國賜給你們。」(12:32),但不久後又描述那懶惰並以為主人還不會回來的人的結局:「在想不到的日子,不知道的時候,那僕人的主人要來,重重地懲罰他,定他和不忠心的人同罪。」(12:46)。 在這些對著數不清的群眾所說的話語當中,聖路加記載了聖彼得所提出的一個問題:「主啊,這比喻是對我們說的呢?還是也對眾人呢?」耶穌毫不動搖地繼續講述,保持著要為主人的歸來作好準備的主題,但為表明祂聽到了聖彼得的問題,祂現在將話語的重點轉向那些將要在上帝國度中作領袖的人。 對聖彼得,就是耶穌後來著名地吩咐「餵養我的羊」的那位,祂用反問的方式回答說:「誰是那忠心又精明的管家,主人要派他管理自己的家僕,按時定量分糧給他們的呢?」我喜歡想像耶穌在這裏停頓了一下,注視著發問的人,讓聖彼得的思緒開始運轉。的確,聖彼得可能在想:「誰是那忠心有見識的管家呢?」就像一個不確定老師是否想要他回答還是保持沉默的學生一樣,我想像聖彼得或許幾乎要怯生生地回應:「您是指我嗎?」 現在我們要進入重點了。不久之後,當耶穌揭示門徒中將有一個背叛者時,門徒們腦海中急切閃過的問題是:「是我嗎?您是指我嗎?」在這裏,在這個更公開的講話中,同樣的反射性回應是由一個相反的問題引發的,而這個問題驅動著將臨期悔改順服的所有動力。「誰是忠心有見識的呢?」當主再來的時候,你會不會成為那個愚蠢地認為祂的來臨還很遙遠,認為悔改和順服可以延後的人呢?你會不會「被分派到不信的人當中」?還是你會成為那些聽到祂的話就問「您是指我嗎?」的人之一?你會不會成為那個聽到「是的,就是你」就立刻順服的人?讓我們努力成為基督可以這樣說的人:「主人來到,看見僕人這樣做,那僕人就有福了。我實在告訴你們,主人要派他管理所有的財產。」(路加福音12:43-44) 保羅·立維德 神父 殉道者聖喬治堂,安立甘美國教省,辛普森維爾市,南卡羅來納州 返回「2024年降臨節默想」

December 10, 2024

降臨第三主日 禮拜二,12月17日

早禱-第二經課-馬可福音5:21-ff 有一個會堂主管,名叫葉魯,也來了,一見到耶穌,就俯伏在他腳前。(馬可福音 5:22 和合本2010) 在馬可福音的這最後一段中,我們看到一位患有血漏的婦人打斷了故事的發展。就如同在第十一章中,無花果樹被咒詛和聖殿被潔淨的記載一樣,這裏的敘事安排也為經文提供了一些額外的見解。 法利賽人因耶穌違反安息日的規定(以及他們不斷被祂的教導和榜樣「擺在適當位置」),早已想要除掉祂。因此,令人頗為驚訝的是,這位會堂的領袖竟願意接近祂,並因此冒著危及自己職位的風險。然而,為了自己的孩子,誰不願意赴湯蹈火呢? 在尋求耶穌時,他必定已具備了一定程度的信心,相信這就是「真實不虛的」。福音書中一再強調這種救贖的信心是獲得醫治的先決條件。在這裏,我們不僅看到這位官員的信心,還看到那位婦人的示範:她迫切地想要治癒自己的病痛,同時也對耶穌能夠幫助她這份直覺充滿莫大的信心。 因此所展現的是一個程度論證,從困難的情況(女兒尚未死亡)到不可能的情況(十二年來耗盡所有資源卻毫無改善),再到無法逾越的醫治(小女孩在耶穌到達前就被報告已經死亡)。如果其中一個情況是可行的,那麼按理推論,更大的事情也可能實現。 耶穌當然早已知道有人得了醫治,也確切知道是誰摸了祂。就如在約翰福音第11章,耶穌使祂的朋友拉撒路復活時所說:「父啊,我感謝你,因為你已經聽了我。我也知道你常常聽我,但我說這話是為了周圍站著的眾人,要使他們信是你差了我來的。」(41-42節) 此外,祂並不滿足於她得到醫治,還想要親自與她交談。這或許不僅是為了確認她的痊癒,更是要強調她現在也成為了門徒,她的生命已經因著這個新的、持久的關係而永遠改變。她如今已被納入耶穌兄弟姐妹的偉大而蒙福的群體中,即那些遵行上帝旨意並相信祂兒子的人(參見馬可福音3:35)。 還有一件事值得注意。後來被選中見證登山變像榮耀的同三位使徒,在這裏也被特別挑選來見證死人復活;這再次從較小的事到更大的事來印證。如果耶穌能使這個孩子復活,祂自己當然也能復活。 丹·史奎尔 神父 聖保羅堂,安立甘美國教省,墨爾本,佛羅里達州 返回「2024年降臨節默想」

December 10, 2024

降臨第三主日 禮拜五,12月20日

早禱-第二經課-哥林多後書5:5-21 所以,無論是住在身內或住在身外,我們都立了志向要得主的喜悅。(哥林多後書 5:9 和合本2010) 降臨期就是為了準備在聖誕節時,在內心和靈性上迎接基督的來臨。在聖誕節,我們將慶祝道成肉身並住在我們中間這個歷史事實。然而歷史已經過去,基督徒被召喚要在當下尋找基督道成肉身對他們的屬靈意義。有一位作者提醒我們,上帝一直都打算道成肉身,也就是說,祂始終希望祂的道在信徒的心中成為肉身。 我們的聖經經文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這一點。我們要謹記,聖保羅作為基督最偉大的詮釋者,他將他所知道的基督救贖生命轉化為基督聖道的屬靈真理。他從未提及基督的神蹟,而是將祂比喻的真理轉化為每個人都能理解的神學。當他解釋十字架釘死和復活的意義時,他對基督的誕生卻著墨不多。相反,他自覺的召命引導他以死亡和基督聖道在靈魂中重生的屬靈角度來解釋道成肉身的意義。保羅最關注的是皈依,這需要老我的死去和新我的復活。我與基督同釘十字架,現在活著的不再是我,乃是基督在我裏面活著(加拉太書2:20)。 今天的經文讓我們思考靈魂中的死亡與新生。聖保羅一直在向聽眾講述屬地的與屬天的、屬肉體與屬靈的、從上披戴與從下披戴之間的衝突。這種對比揭示了每個基督徒都會面臨的掙扎。基督徒在安居肉體與安居上帝之間備感煎熬。但聖保羅並非要貶低身體或肉體。相反,他要我們看到,當靈魂安居於上帝,受基督聖道的統治與引導時,如何調節並約束身體。 當然,要更親近上帝,我們需要禱告。如果因為家庭、教會和城市的外在生活職責與義務,使我們不得不遠離上帝而居在肉體之中,我們必須謹記,我們的信仰更願意我們透過內住的基督聖道而親近上帝。 親近上帝唯有透過實踐和習慣養成。亞里士多德說,我們藉著行善而成為善人。在我們的生命中必須要做的善事就是禱告。禱告使我們遠離世界、肉體和魔鬼,得以親近上帝。禱告開啟我們的心接受基督聖道,使我們透過祂在靈性上向上帝負責,並開放我們的靈魂接受唯有祂才能賜予的醫治與轉化。如果我們想要達到上帝與天堂,我們可以透過禱告減少對肉體的依戀,好讓歷史中的基督成為在我們裏面重生的道成肉身,為了我們的救恩。 威廉·馬丁 神父 聖彌迦爾及諸天使堂,安立甘美國教省,亞甸市,北卡羅來納州 返回「2024年降臨節默想」

December 10, 2024

降臨第三主日 禮拜六,12月21日

早禱-第二經課-約翰福音14:1-14 多馬對他說:「主啊,我們不知道你去哪裏,怎麼能知道那條路呢?」耶穌對他說:「我就是道路、真理、生命;若不藉着我,沒有人能到父那裏去。(約翰福音 14:5-6 和合本2010) 使徒聖多馬,常被稱為「懷疑的多馬」,為我們上了一堂關於信仰的美好課程,特別是當我們看到他在約翰福音14:5-6中的角色時。當耶穌告訴祂的門徒,祂要去為他們預備地方時,聖多馬提出了一個誠實的問題:「主啊,我們不知道你去哪裏,怎麼能知道那條路呢?」(約翰福音14:5)。耶穌回應時揭示了一個深刻的真理:「我就是道路、真理、生命;若不藉着我,沒有人能到父那裏去。」(約翰福音14:6)。在此,我們看到聖多馬的疑惑成為了耶穌彰顯祂與天父獨特關係,以及祂作為通往永生道路的契機。 聖多馬的問題源於困惑和不確定,深具人性。當我們面對人生的考驗、損失和種種奧秘時,許多人都能理解他的疑惑。懷疑並非信仰生活中的異物,而是旅程的一部分。多馬真誠的探問揭示出,信仰並非意味著完全沒有疑惑,而是願意將這些疑惑帶到耶穌面前,讓祂來轉化。耶穌並沒有因聖多馬缺乏理解而責備他;相反地,祂溫柔地回答他,提醒多馬——也提醒我們所有人——認識並跟隨祂,就是認識天父。 基督的話語深具安慰。祂以「道路」來形容自己,在我們感到不確定的時候給予我們確據。耶穌不僅僅指引我們正確的方向;祂就是通往上帝的道路。作為「真理」,祂向我們揭示上帝的本質——祂的愛、祂的憐憫、祂的公義。而作為「生命」,耶穌與我們分享神聖的生命,在我們軟弱時賜予力量,在我們破碎時醫治我們。當我們與疑惑掙扎時,耶穌的同在提醒我們並不孤單;我們與那位體現上帝之愛、成就我們一切追求的主同行。 然而,跟隨基督不僅僅是理性上的認同;這需要意志的行動。就像多馬一樣,即使我們不完全理解,我們也被邀請向前邁進。信仰在其最深層的意義上,是一種信任和降服的行動。跟隨耶穌就是要緊緊依靠祂,倚賴祂的恩典,即使在疑惑產生時也是如此。信仰的旅程呼召我們要緊緊依附耶穌,特別是在我們感到自己不夠堅強的時候。在懷疑的時刻,我們可以倚靠聖禮的恩典、上帝的話語,以及信徒群體,這些都支持並維繫著我們。 聖多馬的故事提醒我們,疑惑並非信仰的障礙,而是加深信仰的邀請。當我們以信心和信任跟隨基督時,即使在不確定之中,我們也能發現深刻的平安。因為耶穌,那位道路、真理和生命的主,在我們懷疑時與我們相遇,引領我們邁向永不止息的愛。 克萊頓·麦凯尔文 神父 聖希爾達堂,安立甘公教會,亞特蘭大市,喬治亞州 返回「2024年降臨節默想」

December 10,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