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4日

(基督聖體節不晚於本日)

施洗聖約翰誕辰日

一等複式,帶有普通八日慶期

入祭頌

賽 49

自我出胎,主就選召我;自出母腹,他就提我的名。他使我的口如快刀,將我藏在他手蔭之下;又使我成為磨亮的箭。詩92:上帝,至上的主啊,稱謝主,歌頌主名,這為最美。啓:但願榮耀歸於聖父……

祝文

全能的上帝,往日叫主的僕人施洗約翰,奇妙出世,差遣他勸人悔改,為聖人我救主開路。現在求主叫我們順從他的道理,學他聖潔的行為,就可以照他勸勉的話,真實悔改,並以他為榜樣,常說正直的話,不怕責備惡人,為真道忍耐受苦。這都是靠著……

書信借用以賽亞先知書:

以賽亞書 14:1-11

耶和華要憐憫雅各,再度揀選以色列,將他們安頓在本地。寄居的必與他們聯合,加入雅各家。外邦人要將他們帶回本地。以色列家必在耶和華的地上得外邦人為僕婢,也要擄掠先前擄掠他們的,轄制先前欺壓他們的。

當耶和華使你得享安息,脫離愁苦、煩惱,和被迫做苦工的日子,你必唱這詩歌嘲諷巴比倫王說:

「欺壓人的竟然滅亡!
他的兇暴竟然止息!
耶和華折斷惡人的杖,
打斷統治者的權杖;
他們在憤怒中連連攻擊萬民,
在怒氣中轄制列國,
逼迫他們,毫不留情。
現在全地得安息,享平靜,
人都出聲歡呼。
松樹和黎巴嫩的香柏樹
都因你歡樂:
自從你仆倒,
再也無人上來砍伐我們。
下面的陰間因你震動,
迎接你的到來;
在世曾為領袖的陰魂為你驚動,
那曾為列國君王的,都從寶座起立。
他們都要發言,對你說:
『你也變為軟弱,像我們一樣嗎?
你也成了我們的樣子嗎?』
你的威嚴和琴瑟的聲音都下到陰間。
你下面鋪的是蟲,上面蓋的是蛆。

進階詠 耶 1:我尚未將你造在母腹中,就已認識你;你未出母胎,我已將你分別為聖。啓:主伸手按住我的口,對我說。

哈利路亞,哈利路亞。路 1:孩子啊,你要稱為至高者的先知;因為你要走在主的前面,為他預備道路。哈利路亞。

福音載在使徒聖路加福音:

路 1:57-80

伊利莎白的產期到了,生了一個兒子。鄰里親屬聽見主向她大施憐憫,就和她一同歡樂。到了第八日,他們來給孩子行割禮,並要照他父親的名字叫他撒迦利亞。他母親回應說:「不!要叫他約翰。」他們對她說:「你親族中沒有叫這名字的。」他們就向他父親打手勢,問他這孩子要叫甚麼名字。他要了一塊寫字的板,寫上:「他的名字是約翰。」他們就都驚訝。撒迦利亞的口立刻開了,舌頭也鬆了,就開始說話稱頌上帝。周圍居住的人都懼怕;這一切的事就傳遍了猶太山區。凡聽見的人都把這事放在心裏,他們說:「這個孩子將來會怎麼樣呢?」因為有主的手與他同在。

他父親撒迦利亞被聖靈充滿,就預言說:
「主-以色列的上帝是應當稱頌的!
因他眷顧他的百姓,為他們施行救贖,

【在八日慶期內,及在八日慶期第八日,福音可以止於此處,以「為他們施行救贖」為結束。】

在他僕人大衛家中,
為我們興起了拯救的角,
正如主藉着古時候聖先知的口所說的,
『他拯救我們脫離仇敵,
脫離一切恨我們之人的手。
他向我們列祖施憐憫,
記得他的聖約,
就是他對我們祖宗亞伯拉罕所起的誓,
叫我們既從仇敵手中被救出來,
就可以終身在他面前,
無所懼怕地用聖潔和公義事奉他。
孩子啊,你要稱為至高者的先知;
因為你要走在主的前面,為他預備道路,
叫他的百姓因罪得赦,
認識救恩;
因我們上帝憐憫的心腸,
叫清晨的日光從高天臨到我們,
要照亮坐在黑暗中死蔭裏的人,
把我們的腳引到和平的路上。』」

這孩子漸漸長大,心靈堅強,住在曠野,直到他在以色列人面前公開出現的日子。

誦唸信經,具體規則詳見後面禮規。

奉獻頌,詩 92:義人興旺,像巴勒瑪樹,榮華興盛,像利巴嫩的香柏。

秘禱祝文

主派遣他的僕人施洗聖約翰,預報世界的救主的來臨,並宣告他已出現,求主使我們在此為紀念他而獻在主的祭台上的這些禮品,成為在主所悅納的祭獻。這都是靠著……

領主頌,路 1:孩子啊,你要稱為至高者的先知;因為你要走在主的前面,為他預備道路。

領聖餐後祝文

主派遣蒙福的施洗聖約翰把教會的重生之源啓示給教會,我們懇求主,使我們、主的百姓因紀念他的誕辰而歡躍。這都是靠著……

§ 若舉行施洗聖約翰的任選彌撒,誦唸以上彌撒,加念施洗聖約翰誕辰望日的祝文、秘禱祝文和領聖餐後祝文。七旬主日後,不念「哈利路亞」,改念以下連唱詠。

連唱詠,詩 21:他心裡所願的,主都賞賜他,他口中所求的,主都應允。 啓:主迎接他,賜他厚福。 啓:將精金的冠冕,戴在他的頭上。

復活期內,不唸進階詠,改唸:

哈利路亞,哈利路亞。 啓,何 14:義人必如百合花,在主前永遠盛開。哈利路亞。

§ 八日慶期內的彌撒,誦唸本慶節的彌撒,第二端祝文誦唸「聖母祝文」,第三端祝文誦唸「為教會祈禱祝文」,見復活後第一主日後。不誦唸信經,除非遇到主日,或是在奉施洗聖約翰為主保的教堂里舉行彌撒,或是在使徒聖彼得聖保羅八日慶期內。

返回「安立甘彌撒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