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禱-第一經課-馬可福音2:23-3:6(1943年日課經課表)

他又對他們說:「安息日是為人設立的,人不是為安息日設立的。(馬可福音 2:27 和合本2010)

我們都認識法利賽人,他們作為耶穌的對立面流傳至今——那些對猶太律法一絲不苟、吹毛求疵的人,那些自封為忠實守約的猶太人典範的守護者,在第一世紀羅馬統治下的以色列。在福音書中,法利賽人表現為對這位與不當人物來往的新起之秀心存怒氣,他們發現祂在安息日掐麥穗並醫治病人。對法利賽人而言,規條和習俗似乎成為了目的本身——彷彿人是為安息日而造的——這種想法悲劇性地使許多人對他們中間的彌賽亞視而不見。

我想我們也有自己的法利賽人。我們都遇過這樣的人;或許,說實在的,我們自己有時也會表現得像他們。在一些新教的基要派和改革宗圈子裏,教義和思想的絕對正確性被視為至關重要,不管這種傳統多麼缺乏仁愛或喜樂——彷彿神學上的精確性本身就是目的。我們的安立甘宗也不能倖免,尤其是在我們對禮儀崇拜的堅持上。以法利賽人的方式,在威脅要吞沒教會的強大文化和政治變革浪潮中維護我們美好的傳統,可能會成為忠誠的象徵——儘管這種抵抗或許充滿憤怒且毫無喜樂。在這個過程中,我們很容易忘記禮儀只是集體敬拜和親近上帝的方式。它不是終極目的。

禮儀如同猶太人的安息日,部分目的是透過回應式的敬拜使上帝的子民得到釋放,從而參與並在神聖生命中成長。首先,上帝恩慈地賜予我們生命,單是這一點就值得我們感恩。請記住聖保羅在哥林多前書4:17中的反問:「你有甚麼不是領受的呢?」這最基本地包括了生命存在本身。要常常提醒自己這一點,特別是在順境之時;生命本身就是上帝美好的恩賜,祂在我們生命的每一刻都在扶持我們。更重要的是,上帝恩慈地救贖我們脫離罪惡——使我們得釋放和醫治——使我們得以首先敬拜祂。當我們如此敬拜時,喜樂的安息與自由的經歷就在我們眼前。當我們參與聖餐禮儀時,我們被重新提升,得到更新並被帶入聖三一上帝安息的神聖生命中,在那裏我們神祕地預嚐將來的生命。我們多容易忘記聖馬太的安慰之言,這話我們在每次彌撒中都能聽到:「凡勞苦擔重擔的人,可以到我這裏來,我必使你們得安息。」因此,正如我們的主對法利賽人論及安息日時所說的,我們或許也可以這樣說:禮儀是為人設立的,人不是為禮儀設立的。

葛蘭特·布若德瑞克 會吏

聖阿爾班座堂,安立甘美國教省,奧維耶多,佛羅里達州

返回「2024年降臨節默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