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教会的历史(19)

Ⅵ、此后的教会历史(7)

D、宗教改革及此后:新教

在目前的新教世界中,那些主要的、建立已久的传统正处于衰落和深度世俗化的过程中。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地区的国家路德教会,中欧和西欧的改革宗或加尔文主义团体,以及北美的「主流」团体,自20世纪60年代(在北美地区)或更早(在欧洲地区)以来,已经失去了成员和影响力。现代始于18、19世纪的圣经批判之风的兴起,已经破坏了这些团体中主要的宗教权威,这些权威已经抛弃了对教会和教父传统的大多数尊重。随着这些团体及其神职人员的宗教目标和神学自信的逐渐丧失,他们也越来越多地着眼于世俗目标,例如改善社会和环境问题,而这些目标似乎无法激发成员的想象力。逆转这种长期的衰退目前看来只是天方夜谭。

然而,其他形式的新教似乎正在增长。在很大程度上,在20世纪新教运动中获得成功的并不是路德宗(Lutheranism)、加尔文宗(Calvinism)或卫理公会(Methodism)等古典传统宗派,而是19世纪发展出来的并通常被称为「原教旨主义/基要主义」(Fundamentalism)的意识形态,以及19世纪和20世纪的「五旬节派」(Pentecostalism)运动或「新五旬节」(Neo-Pentecostalism)运动(又称「灵恩运动」,即「charismatic movement」)。这种成功的新教形式的主要特征似乎是坚定的教义献身或生动的宗教体验。也就是说,从宗教角度讲,那些真正信仰某种东西的新教徒往往表现得很好,而那些基本上已经世俗化的新教徒则正在走下坡路。

然而,失败的种子也存在于那些在20世纪末和21世纪初表现良好的新教形式中。例如,这一时期美国最大的新教教派——南方浸信会(the Southern Baptist Church),其在神学上委身于个人因在读经中获得灵感而形成的个人观点以及当地会众的自治。随着时间的推移,在对宗教真理和传统神学观点怀有敌意的世俗文化背景下,这种对个人和地方的关注将产生与其他新教团体如出一辙的世俗化。同样的,在灵恩派(charismatics)中产生的对个人宗教体验的强调,为这种运动提供了一种既主观又自我的投射,从长远来看,这也将使这个运动走回新教的老路。

对于上述一些更「保守」的新教形式来说,另一条出路就是回归使徒的诫命(apostolic order)、正式的礼拜仪式、古代教父们的信仰、主教团的牧养和信经。事实上,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的圣公宗(Anglicans)在使那些正在寻找回归教会这一核心传统的保守的新教徒迷途知返的方面取得了相当大的成功。安立甘公教在恢复这项事工并使这些新教徒达到大公信仰的完满上也是责无旁贷。

返回“安立甘公教會之信仰與實踐”